校内教研的三个原则——《静悄悄的革命》第二章第3、4节(p56-p67)
佐藤学认为:要把学校内部的教研活动作为学校运营的重点。一年至少100次的授课案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打破隔阂,打开心扉,彼此评论、帮助,才能在校内建立起“合作性”的同事关系。
这部分的内容离学校的日常教研越来越近,所以也学得如痴如醉!
校内教研的三个原则:
1.应对学生的教学
教研活动的中心目的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相互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也就是要在教室里形成一种每个学生都能安心上课、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勉励的学习氛围。基于此,观摩课和校内研讨的中心应该是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态度问题。
要把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对应作为中心对象的话,需要从改变观摩课的参观方法和研讨方法做起。参观者的位置应该从最后一排站到教室的两侧和尽量靠前的两侧,以感受学生细微的言行和教师应对的微妙之处。
总之,要把教室变成能让学生情绪稳定、相互间能够坦诚、亲热的发言和倾听的教室。
2.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但实际上,互相倾听才是互相学习的基础。
倾听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行为。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正是发挥“被动的能动性”。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
此外,作为教师应该认真的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这样,在教室里才会形成仔细倾听别人讲话、相互交换意见的关系。
3.教师持有自己明确的课题的教学研究
“一个职业的从业者,最优秀的部分只占10%,而教师队伍中的优秀者,一定是在科研上出类拔萃的人”。要让教学具有创造性,教师自身必须明确自己的挑战课题。,教师要有研究意识,在教学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学校第一年的教学研究目标,就是建立所有的教师一年上一次观摩课并接受同事们评议的制度,以及要让所有的教师确立自己想要挑战的教学研究课题,形成以创造为中心的、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
如果能让教室的空气远离浮躁,让学生自然平静的声音重新回到教室,并且教师能够通过对每一个学生的言行的恰当对应而创造出平和气息的教室来,那么无论是使用什么样的教材,都能实现与其内容相应的自立的学习、合作的学习。
今天早上,从聆听常生龙教授《听课也要讲究策略开始》
听课也要讲究策略,要打开教室的大门,形成常态化的听课机制,常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1.老师要在自己教室内部,就是日常教学里面,要按照先进的教学思想做一些实践和探索,从教的方面来看,就是在第一章里面学的那种对应关系与被动的能动性的相对应的这种教学的模式,能够学会给学生发球,同时能够善于接受学生抛过来的球,然后在这个方面的一个不断的训练,形成过这样的一种机制。同时也要学会设计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这种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习的方式。
2.非常清晰的告诉来听你的课的人,你当下在研究什么,你的关注点是什么?然后请听课的老师在听课的时候特别注意就你关注的地方,来看看自己在课堂上你的教学的设计,学生的活动以及活动以后,学生自己是不是理解了,就在这样这些方面要做一些认真的记录,以便课后就这些问题和你做一些沟通和讨论。所以这样一个沟通机制是非常重要的。3.第三个要改变观察的方式,或者说改变听课的方式。如果要想听一节比较精彩的课,就像听一节真正的能够给自己有启发的课,老师不能够坐在边上或者坐在教室的后面,老师应该坐在学生的中间,在学的或者就在学生的旁边,或者就和学生在一个小组里面,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要仔细的倾听学生的表达和交流,特别要关注的学生之间的这种倾听关系是否的形成,学习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学生的困惑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然后针对这种情况要做一些比较详细的笔录,甚至可以用手机做一些录音或者录像,以便在后面讨论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一些实证的证据。这是第三点,就是要改变听课的方式。
3.要反思自己,通过这节课通过观察学生的这些表现,你学到了什么?如果你自己要是上这节课的话,你准备在哪些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