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仍然面临着新冠疫情和流感疫情叠加流行的风险,特别是今年冬季。”11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22年“世界流感日”科普宣传与学术会议上表示,新冠疫情期间在流感防控的科学问题上,仍需加强攻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董晨也表示,目前全球仍面临较高的流感和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任重而道远。
“今年6月以来,欧洲出现新一轮禽间流感疫情,同时美国也出现前所未有的禽类感染H5N1疫情,存在极高的溢出并感染人风险。所以流感和新冠叠加,是我们今冬明春面临的非常大的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指出,当前新冠疫苗接种水平逐步提高,但流感疫苗接种率却普遍偏低。
为什么今年冬天叠加流行可能性大?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叠加流行呢?
流感疫情有“抬头”趋势
“全球的流感强度近一段时期有所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计划负责人张文庆介绍,在新冠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流感的流行情况在全世界都是处于非常弱的状态,但变化发生在2021年的后半段,监测显示流感的活性上升了,无论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很多国家都是如此。
更大的变化出现在2022年南半球的冬天。“在南半球的某些国家,流感的活性比新冠疫情发生之前的强度还要高。”张文庆说,这预示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接下来的北半球流感季节是不是也会像南半球一样,出现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流感季节性高峰。
谈及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高福表示,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过去三年时间里,全球一直处于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当中,整体人群对于流感病毒的免疫力较弱,而近期一些国家已经放松了公共卫生政策,这种情况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的可能性较大。同时,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也造成了流感病毒较易流行的局面。
呼吸道病毒应成为传染病防控重点
“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都是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往往潜伏期短、传播迅速、传播范围较广,传播性强,发病率高,较难控制。”钟南山指出,呼吸道病毒造成的疫情一旦暴发,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而成为全球传染病中防控的重点。
面对“流感叠加新冠”形势,浙江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可同时接种。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透露,我国部分省份已经开始进入流感流行季节,并且高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同期水平,各地需要严格防范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流行的风险。
“流感叠加新冠”怎么防?近日,浙江日报专访了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所所长吕华坤。
“流感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年年都有。在浙江多发于冬春季,特别是12月底、1月份有一个流行高峰,到第二年的6到8月份也会有一个小高峰。”面对即将到来的流感流行季,吕华坤呼吁做好“多病同防”工作,尤其是流感和新冠疫情的同时防控,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叠加感染。
“新冠肺炎和流感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均在冬春季高发频发。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二者叠加感染,对健康的危害更严重。”吕华坤说,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儿童相对于成年人更易罹患流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
吕华坤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流感屏障的坚实地基。在这一基础上接种流感疫苗能够进一步加固屏障,保护个体健康。流感疫苗的接种在人群之中达到一定覆盖率后,能为全体群众筑起抵御流感的健康屏障。
新冠疫苗能否与流感疫苗同时接种?“可以同时接种。”吕华坤说,“需要注意的是,接种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时间间隔应大于14天。”
多地流感疫苗免费接种11月底结束,能够覆盖目前流行株。
疫苗最好在冬季来临前完成接种
此前,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一般来说流感疫苗要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需要2~4周的时间。秋冬流感季开始的时间和持续时间在不同年度会有不同,比如早的时候可以9月份开始流行,晚的时候会从11月底左右开始。所以尽早接种还是最保险的。
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曾在做客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名家》时也指出,在流行季到来前半个月完成流感疫苗接种效果最好。
前上海市疾控中心医师、疫苗专家陶黎纳也曾指出:“我国的流感疫情高峰在冬春季,疫苗最好在冬季来临前接种。组织接种流感疫苗是一个大工程,最晚11月底接种,也是考虑到可操作性。”同时,陶黎纳强调,对于个人而言,早接种早防护早安心。
流感疫苗组份已更新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指出,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其中本年度三价、四价流感疫苗组份已更新。
陶黎纳指出,目前各地使用的流感疫苗,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和分发的流行株进行生产的,三价疫苗含有2个甲型毒株和1个乙型毒株,四价疫苗含有2个甲型毒株和2个乙型毒株。
王大燕表示,今年的流感疫苗与去年相比,有两个毒株组分发生了变化,能够覆盖我国目前的流行株。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都市快报』,综合科技日报、浙江日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