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倒叙西游(二十一)为何悟空的好心劝告总是失败
2023-09-18 10:39  浏览:4327  搜索引擎搜索“混灰机械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混灰机械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第八十回的标题是“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说的是老鼠精想与唐僧配偶,取得其阳元后成太乙金仙,奈何悟空火眼金睛识得妖精真身的故事。故事虽然浅显易懂,但细细回味,其实对生活中很多问题的解释和解答有很大的启发。

本回中,师徒四人路遇黑松林,老鼠精假扮美女,编造谎言说自己被恶人绑架到松林,难以归家,希望唐僧可以解救她。可悟空一眼就认出美女其实为妖精假扮,不可搭救。可再三劝说,唐僧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妖怪救下,也为后续妖精作恶留下了隐患。

在现实中,一个人所做决策其实都是自己认知的延伸,别人的劝谏或是建议即使有益,也很难避免决策者撞南墙。

比如生活中,自己的父母辈由于被接入互联网较迟,对于网络中的一些商业套路甚至网络诈骗手段并不熟悉,很容易就为一些保健品或仪器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甚至会为了挣一些零敲碎打的红包或打赏,最后出卖数据信息,上当被骗,损失惨重。其实在平时,我们年轻一辈就提醒很多营销话术和直播场景一听就是套路,也苦劝不要随意相信网上的一些肯定性承诺,可最终还是不能让父母免遭损失。

所以有种后悔叫“唐僧式后悔”,后悔自己身边明明有火眼金睛的诸葛,却还是要为自己的善念和任性买单;有种无奈叫“悟空式无奈”,无奈自己早就开启上帝视角洞悉一切,可自己的好心劝告总是失效。要想打破上述后悔和无奈的局面,我们不妨以本回师徒间的对话并引申到劝诫父母别上当的场景,做个案例分析。

1.问题的引出

悟空见到八戒解绳。行者上前,一把揪住耳朵,扑的捽了一跌。呆子抬头看见,爬起来说道:“师父教我救人,你怎么恃你有力,将我掼这一跌!”行者笑道:“兄弟,莫解他。他是个妖怪,骗我们哩。”

三藏喝道:“你这泼猴,又来胡说了!怎么这等一个女子,就认得他是个妖怪!”

生活中的场景:父母马上就要为一个商品付款了,我们赶紧出来阻止,说这是骗局,不敢转账。于是,父母质问我们,这么漂亮或帅气的主播,说话又有礼貌,怎么可能是骗子呢?

2.悟空第一轮劝告

行者道:“师父原来不知,这都是老孙干过的买卖,想人肉吃的法儿。

悟空先以类比推理,以过来人的经验,说明妖怪的套路。

生活中的场景:这个主播是加了滤镜和美颜效果的,说的话都是事先编好的,我们自己平时做生意也要把故事讲好,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东西卖出去,把钱赚到手。实际上冤枉钱都花在故事上了。所以,妈你就相信我吧,别买了。

3.悟空第二轮劝告

“我老孙一向西来,那里有甚惫懒处?”

三藏道:“也罢,也罢。八戒呵,你师兄常时也看得不差。既这等说,不要管他,我们去罢。”

悟空再以过往辨别真伪的大数据说话,让唐僧逐渐信服了自己。

生活中的场景:妈,我之前劝您该避的坑,最后是不是我说的都没错呢?这次您还是听我的,准没错。

4.悟空的第三轮劝告

妖怪眼见自己好事被悟空破坏,于是又单独给唐僧递话,“师父呵,你放着活人的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

唐僧在马上听得又这般叫唤,即勒马叫:“悟空,去救那女子下来罢。”行者道:“师父走路,怎么又想起他来了?”唐僧道:“他又在那里叫哩。”行者问:“八戒,你听见么?”八戒道:“耳大遮住了,不曾听见。”又问:“沙僧,你听见么?”沙僧道:“我挑担前走,不曾在心,也不曾听见。”行者道:“老孙也不曾听见。师父,他叫甚么?偏你听见?”

悟空以妖怪有选择的输出信息,证明其阴谋站不住脚。

生活中的场景:妈,你看那个销售为什么只敢跟您私聊,当着我的面却不敢开口呢?他就只会欺负老年人和不懂的人,其实都是套路。

5.悟空的第四轮劝告

唐僧道:“他叫得有理。说道:‘活人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

行者笑道:“师父要善将起来,就没药医。你想你离了东土,一路西来,却也过了几重山场,遇着许多妖怪,常把你拿将进洞,老孙来救你,使铁棒,常打死千千万万;今日一个妖精的性命舍不得,要去救他?”

第二轮劝告是以自己的过往战绩和成功经历说服,而第四轮是以唐僧过往的失败经历提醒不要再次上当。可谓正说反说,好话说尽。

生活中的场景:妈,您上当已经多少次了,按理说也该总结出经验教训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人家馈赠你的,都有背后的目的,买的没有卖的精。

6.劝告的失效

唐僧道:“徒弟呀,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还去救他救罢。”

行者道:“师父既然如此,只是这个担儿,老孙却担不起。你要救他,我也不敢苦劝你:劝一会,你又恼了。任你去救。”

唐僧道:“猴头莫多话!你坐着,等我和八戒救他去。”

最终,唐僧还是本着自己行善的执念救了妖怪,悟空的劝告宣告失败。

综上,悟空分别用了案例法类比推理,大数据法大胆预测,逻辑判断特有所指,历史经验总结应用,可最终还是劝告失败,究其原因,大概有三点:

一是师徒间考虑问题的维度不同。唐僧始终在善恶的价值判断上徘徊,而悟空是在对方是否为妖的实证判断上下功夫,师父在纠结是非问题,徒弟却在证明真伪问题。因此,对话不在一个层面上,劝告自然没办法生效。推而广之,生活中,我们父母购买商品的动机在于事情本身是否对孩子、对健康、对家庭有利,只要有利就买,属于价值判断;而孩子考虑的是这个商品的真伪,是否真的有作用,属于实证判断。

二是人总要为自己所信的付出代价。唐僧作为佛教徒,其行事原则和信仰决定了其认知必须以善为先,因此必须要承受为善的后果和风险。生活中,有的人信凯撒,有的人信上帝,有的人信关系,有的人信科学,有的人信理性,有的人信命运,但是不管信什么,都要为自己所信的付出代价。

三是悟空在提供建议时未能提供情绪价值。面对自己的师父,悟空总是恃才傲物,觉得自己火眼金睛,一切听自己的总没有错,可人都有逆反情绪,且真正做决策的是唐僧,人都不愿意被别人所设定,都希望独立走自己的路,因此如果在劝告时没有情绪价值的导入,只能是适得其反。我们熟悉的触龙说赵太后,如果不能先将决策者的情绪安抚好,怎么可能有好的说服效果呢?

所以,结合以上三点原因,悟空如果这样立论和劝说,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1.师父救人是善,可救妖是祸。师父您要相信我的判断,这美女是妖,我不是阻止您行善,而是阻止您为祸。

2.小慈乃大慈之贼。师父当下行善,是小善,如果不救妖怪,可以免得妖怪作恶,这是大善。就如《天下长河》中所言,小慈乃大慈之贼,面对涛涛洪水,如果泄洪时只淹上游小城能解下游洪水肆虐之困的话,就应该以大局为重淹小城;可如果为了一个小城的得失,让洪水肆虐到下游,致使更大的损失的话,救助上游小城的慈悲就是一种罪过。

3.在劝说时保持尊重,多用探讨的语气。探究到对方决策时的动机是关键。

做到以上三点,相信大家在给别人劝告或者提出自己意见时会更有的放矢,而对于决策者而言,需要时刻审视自己的动机,提高自己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去分辨什么是真正好的建议。

发布人:357e****    IP:101.229.7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