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嗜书者
2023-07-04 23:48  浏览:4494  搜索引擎搜索“混灰机械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混灰机械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丘墨豸


      (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在县新华书店做农村图书发行员,经常骑着自行车走街串户,去到乡下卖书。

那时候,农村刚刚分田到户没几年,老百姓的日子刚刚抬头,生活还不是很富裕,买书的人少之又少。

因此,我们的工作很是辛苦,每遇到一个买书的人,都像见到亲人一样高兴,心里也十分敬重那些买书读书的人。

有一次,在一个山村小学校里,遇到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怯生生地跟我说他的老舅要买书,问我能不能去他老舅家一趟。他刚说完,上课的铃声响了,小男孩就腾腾腾地跑回了教室。

听了小家伙的话,我有些诧异,他的老舅要买书?他老舅是谁啊?我只好去班上问,老师就让那个孩子给我带路去他的老舅家。

我在那个小男孩的引领下,穿过狭窄的乡村街道,辗转来到了一个小院门前。

站在院门外向里看去,两间茅草房很是破旧,有点摇摇欲坠的样子。墙皮有些地方脱落了,露出了里面黑黢黢的石头,窗户框上的蓝色油漆已经斑驳成了灰白色。

我把自行车停在大门外,跟着男孩走进了院子。


二、

外屋的门开着。

我们走近了,看见外间屋里有一个男人正蹲在灶前烧火做饭。我从背影里一下子猜出来,这人肯定就是孩子的老舅了。因为他一边烧着火,一边还举着本书在看。

果不其然,小男孩喊了一声老舅,那个男人闻声转过头,向我们这边看了过来。可能是因为看到了我这个陌生人到来的缘故,他急忙把书放在锅台上,起身站了起来。

我这时看清了他的容貌,四十岁不到的样子,个头不高,身材也有些单薄,一身已经褪了色的蓝布裤褂穿在身上显得松松垮垮。他的脸色黝黑的,眉毛浓重,眼睛不大。一样浓重的短胡须下,嘴角微微上扬,应该是在冲着他的外甥微笑,也可能算是跟我打招呼吧。

那个男孩冲他说:“老舅,我把卖书的人给你带来了!”说完,转身就跑了。

剩下我们俩人面对面站着。男人搓着手,又龇牙笑了笑,手向屋里方向摆动了两下。我会意了,他的意思是想请我进屋。

我站在门外没有动,问他:“是你要买书?”

他点点头。

“那你要买什么方面的书呢?”

这回,他终于说话了,但声音不大:“我就是喜欢看历史方面的,像史记、三国志、古文观止一类的。”

听他这样一说,我的内心不由地有些吃惊起来,这可都是古代文言的书啊!他能读得懂吗?但是我没好意思问,那样会让人家觉得我瞧不起人似的。

我又问:“还能说具体一点吗?”

“我很想读二十四史,我现在只有刚才说的两本,还有很多没有买到呢!”

我更加吃惊起来,我听说过二十四史,可是具体是哪二十四史,包括哪些书,有多少本,我还真不知道。

他又一次请我进屋,说是让我看看他的书。这回,我带着好奇心,走进了他的屋子。

屋子里的光线不是很好,突然走进去,眼睛有点不太适应,甚至有一种压抑感油然而生。

屋子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炕梢是一口带瓷砖镶框拉门的大柜,两个刷着橘红色油漆的木头箱子并排在大柜的旁边,靠北边的一侧还有一个对开门的老柜,黑乎乎的已经有些看不出颜色了,可能是个碗架。北侧墙根的地上放着一小堆土豆,几根黄瓜和茄子,旁边还立着两把农具和一个土筐,屋地打扫得倒是还算干净。

南边的炕里靠窗下放着一个姓李卷。一见这个,我就猜出来他肯定是个光棍汉无疑了,因为这样放行李几乎是光棍汉的标配。

最吸引我目光的是箱子上的一个木制书架,上面不是很整齐地放置着几十本薄厚不一的书,显得有些扎眼,与屋子里的其它物品明显不是很和谐,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他并没有给我让座,可能是想让了我也未必肯坐。而是直奔箱子,从书架上把那几十本书一股脑地捧过来堆放在了炕上。

我虽然喜欢看书,但只限于现代文学方面,对古典文学书籍所知甚少,对历史方面的书知道得更是寥寥了。

看着摆在炕上的几十本书,书面大多已经陈旧,而且不再平整了,有几本封面有些破损,又用牛皮纸加糊了一层书皮。翻开内页,纸面有些发黄,足以说明这些书他没少翻看过。

这不由地让我愈加敬佩起来,反观自己徒有爱好文学之名,看书总是不求甚解。甚至有时一目十行的只图热闹,和这位老哥比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了。

我把那些书大致翻动了一遍,除了他所说的几本,还有《封神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古文译注》《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菜根谭》《朱柏儒治家格言》,还有现代小说《红岩》《芙蓉镇》和路遥的《人生》等,甚至连一些初高中语文和历史教材也在其中。

我问了他一句:“你是哪一年高中毕业的?”

他咧咧嘴,羞涩地笑了笑:“我还没上过高中呢!”

“没上高中,你也能读懂文言?”

他并不吱声,回头又从箱子里捣鼓出一本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来,在手里晃了晃说:“我查这个。”

我真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这个人有点不寻常。

我在中学学历史时,知道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但从不曾见过其书内容。假如把二十四史给我了,就我那蹩脚的文言水平,想必是不会读的,读了也未必能读得懂。说句实话,我读书就算是读了个热闹或者寂寞而已。

那时候,好像《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大秦帝国》一类的畅销书还没有出版呢!就算有,我也不一定会看。因为我并不喜欢历史,虽然我上高中时学的是文科。


三、

带着这位老哥的期待,我离开了那个小屯子。之后的几天里,这位其貌不扬的老哥形象在我的头脑里时常出现。也许,正是因为他的特别打动了我。这样的人,在农村那样的环境里,绝对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于是,我特别留心地在库房里翻找一些和历史相关的书,还去了门市的柜台里找了几遍。遗憾的是,除了找到两本他没有的《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和一套不全的三言两拍,根本没看到有什么二十四史,一本都没看见,看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属于二十四史。

我想,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那个时候图书出版物还没现在这样丰富吧,另外就是一个只有几万人的小县城读者面还比较单一,特别专业性的读者不多,书店自然不敢贸然进货。即便进了一点,很快被有需求的人买走了。

不久,我又一次去了那个小屯子,特意带上了那几本书。先到了学校,随后骑车去了那个老哥的家。

可能是这一次我去得早了一些,竟然遭遇了锁头看门。看着那把黑咕隆咚的锁头,我心里突然冒出个奇怪的猜想,以他家的条件,小偷肯定是不会光顾的。他之所以上锁,可能就是担心有人会偷他的书吧!

他一定是出去干活了。我看看表,已经中午十一点多了,想必应该快回来了。我索性坐在门口等他,趁机歇息一下。

看着老哥那栋与左右极不相称的房子,我心里不免又生出些疑惑来,他是怎样生活的呢?为什么快四十岁了,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此间,有几个人从门口路过,看到了我似乎都有些惊讶。我猜想,他们一定会觉得我也是个另类的人吧,所以才会安心去等待另一个另类的人,就是书上所讲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或者他们会感到奇怪,一个在他们眼中的怪人,怎么还会有我这样的人光顾造访呢!

过了能有半个多小时,他终于回来了。看见我坐在门口,眼里瞬间闪现出一些光亮来。他依然是冲我点点头笑了一笑,就算是打招呼了。

因为那几本书是我专门为他准备的,为了方便,我在学校时就已经拿出来放在了前边的车筐里。

我从车筐里拿出书,跟着他进了屋。

当我把几本书放到他的面前时,他两只手在一起搓着,又在衣服上擦了又擦,还是不敢伸手去碰书。而是转身快步去外间屋子洗了手,回来擦干了,才有些迫不及待地把书拿起来。

他并没有细看,只是挨本翻了翻内页,就合上了,然后问我多少钱。我说:“后面有定价,自己看。”

他便把书反过来一一地看定价,然后从箱盖上的一个罐头瓶子里抽出一只圆珠笔来,在一个皱巴巴的本子上列起算式来。

他很快算出了价格,又一次转身奔向箱子,打开了箱盖,把手伸进去掏出一本教员选集来。然后从书页中间很分明的空隙处打开,里面一下子现出一沓钱来,除了两三张十元的大团结,其余的大都是一元两元和角币的面额。

他一连数了两三遍,确定无误了,又从箱盖上的另一个罐头瓶子里倒出一些钢蹦来,排在箱盖上数出几枚,连同那些纸币一并递给了我。

看他数的那个仔细劲儿,我相信不会有错,接过来直接放进了口袋。

他又冲我笑了一下,随后把那几本书一一放在了书架上。

等他转过身,我问了他一句:“还需要吗?”

他并没有回答要还是不要,而是问我了一句:“没有二十四史吗?”

我摇了摇头说没有。他似乎有些失望,顿了顿说:“要是有好书,我还买。”

我点点头,返身往屋外走去。他并没有挽留我,也没有说谢谢或者辛苦一类的话,更没有象征性地挽留我吃饭。他一定知道即便留我,我也不可能答应,因为他家肯定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东西招待客人。


四、

后来,我很久没有再去他家,一个是因为他所住的村子太过偏僻,去了也卖不了几本书,二是一直没有遇到他所要的《二十四史》。

有一天,我在一份新书订单上,看到了一套历史方面的书,一共四册。我有点兴奋,但一看定价竟然要十几块钱,我有点犹豫了,这么高的价格,那个老哥肯买么?

我踌躇了一下,最后咬牙填了订单。心想,如果那位老哥实在不要的话,就算我自己的了。

书到货的第二天,我就去了那个小山村。

几次来过后,通过和小学校二位老师的谈话,我对村子有了一些了解。这个村子不大,在全镇也是最小的一个,只有五十几户人家。但多年来却出了好几位有出息的人,有的在县教育局工作,有的当了中心小学的校长,有的在部队当了首长,据说还有一个在省城里做着大官。此外,还有两个大学在读的学生。

由此,我不禁对小村子肃然起敬了。想必那位老哥也是受到了些许影响,才那么爱读书了。刘老师告诉我,那个老哥姓孟,就喜欢读书,是屯子里的怪人。

这一次,我把老孟堵在了家里。

我进屋的时候,他正在读书,读得忘我入神,以至于我开门的声响都没有惊动到他,直到听到了我的问候,他才发现屋子里来了人。

我把那四本书从书包里拿出来放在了他面前的炕桌上,他的眼睛立刻一亮,激动地几乎喊了起来:“你真得给我搞到了!哈哈哈哈!太好啦,谢谢谢谢!太谢谢啦!”他的如此忘情,让我有些惊讶:至于这样么,不就是一套书而已嘛!他忘乎所以的样子,几乎颠覆了他前两次留给我的印象。

我用平淡的语气告诉他:这不是二十四史,不过,也是历史方面的。

他并没说不要或者不喜欢之类的话,依然像上次一样,匆匆穿鞋下了地,又从箱子里掏出那本教员选集。可是,当他打开中间的缝隙,拿出那沓钱数过之后,脸上喜悦的表情瞬间僵住了!

我猜出肯定是钱不够了。果然,他尴尬地冲我讪笑一下,说:“你等一下,钱不够了,我去姐姐家拿几块回来。”

我伸手阻止了他:“差几块?”

“三块。”

“不用了,下次有了再给我也行。”

他的尴尬依然在脸上:“那怎么好?”

“没事。”我故意轻松地说。

他见我态度真诚,终于又笑了,抬头看了看墙上的老挂钟,惊讶地说:“哎呀,都快十二点了!我光顾着看书了,你肯定饿了吧?我请你吃饭!”这回,他终于慷慨地挽留我了。

我当然没想留下来,推辞着要走,他一把把我按在了炕沿上,不容商量地说道:“你等我一下,我去买些酒菜回来,咱俩喝点!”

我问道:“你不是没钱吗?拿啥买酒?”

“这个能买,屯子里的小卖店,可以先记账的。”说着,他笑了一下,匆匆地出了门。

要说认识一个人,还真得多接触几回才行,这一次,他和上一次的表现实在有些大相径庭。

不大功夫,老孟就回来了,手里拎着一个鼓囊囊的方便袋进来,脸上洋溢着兴冲冲的表情。他先把饭桌上扣着的那本书合上,和我新带来的几本书放在了一起推到了旁边。然后从方便袋里变戏法似地掏出了一瓶高粱白,一袋五香花生米,一卷干豆腐,还有一块猪头肉来。

他冲我歉意地笑了笑说:“你肯定饿了,不过还得等一会儿,我去扒拉两个菜,一会就好。”然后,拿着干豆腐和猪头肉去了外间屋。

我一个人坐在炕沿上,目光又落到箱盖的书架上,感觉里面的书好像比上一次多了一些。我走过去翻看了一下,除了我上次给他带来的一些,不知从哪里搞来了几本《读者》和《民间故事》杂志。另外还有一本书的封面上画着一幅太极图,原来是本关于算命的书,看来这位老哥开始绸缪自己的人生命运了。

忽然,我在箱盖上发现了让我有些诧异的东西,书架旁边竟然摆放了两瓶化妆品,鹤立鸡群地立在一些陈旧的瓶瓶罐罐中间,显得有些扎眼。这分明是女人用的东西,他的家里怎么会有?难道这老哥还挺好美的?不过看他的样子,完全不可能啊!

外间屋传来了炒菜爆锅的声音,随之飘来了一缕炝锅的大葱调料的香味。

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杂志,坐回炕沿边,随便地翻看起来。

又过了不大工夫,老孟把几盘菜端上了桌。花生米装进了盘子,猪头肉切了一盘,另外还有两个小炒菜,一盘是尖椒干豆腐,一盘是木须瓜片。

老孟从那个对开门的碗架里拿出两个酒盅,便招呼我落座,随后并不等我,率先盘腿坐到了炕上。这样一来,我就不能再客气了,也跟他一样坐在了桌子前。他打开了酒瓶的盖子,先给我前面的杯子倒满,随后把自己的也倒上了,便拿起筷子招呼我开吃。

这场景的出现,是我上次不敢想象的。老孟今天的表现比上一次活跃了很多,也许是今天买到了新书心情好,也许是在看书时找到了快乐,也许我不着急要书钱的举动感动了他吧。

老孟的热情让我放下了客气的身段,我俩推杯换盏,喝得挺开心。

酒过三巡,话赶话的,我问起了他的身世。老孟没吱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叹了口气,竟然拽了起来:“往事不堪回首啊!”

看来这个老哥还是个有故事的人。在我的追问下,他终于开了口。


五、

原来,老孟的父母早亡,在两个姐姐的资助下,他读完了初中,二十六岁那年又娶上了老婆。按说这人生不能说完满,也算不错了。转过年,孩子又要降生了,可就在这个时候,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了,老婆在生孩子时大出血没抢救过来死了!只留下了孩子。这给他的打击不小,当时几乎都要崩溃了!

刚出生的孩子,他不会抚养,让姐姐抱回了家。从此他开始一蹶不振,混沌混日。为了化解心中的痛苦,他便移情书中,把当年老父亲留下的几本老书当成了排解郁闷的宝贝。久而久之,竟然有些离不开书了。

过了两三年,他才从低迷的状态中振作了起来。又有人给他介绍个女人。这个女人比不上原来的那个好,倒也还行,让他好像又找到了当年的感觉。谁知结婚之后,女人性情大变,好吃懒做的毛病暴露了出来,不爱做家务不说,还对他总是颐指气使,耍泼卖疯。

有一天下雨不能下地干活,他在家里看书,老婆就来了脾气,不容分说,把他的书一股脑地都给丢进灶膛烧了。那可是老父亲留下来的,都是五几年出版的线装版,老孟一直把这几本书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当时把他气坏了,一再忍让的他终于发火了,对老婆一顿大打出手,结果两个人分道扬镳离了婚。

从此,老孟又开始了孤家寡人的生活,他再一次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只种了几亩薄地度日,偶尔出去打点零工,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寄情书中,在古代帝王将相的故事里寻求刺激。

说到这里,话题明显变得沉重了起来。为了调节气氛,我逗了他一句:“老哥,你行啊,这辈子碰到了两个女人呢,也算值了!”我指着箱子上的化妆品瓶子,“那是哪个老婆用过的啊?”

“肯定是前面那个的啦!后来那个的东西都特么让我给扔了!”

我问:“为什么不把过继在姐姐家的儿子领回来,跟你一起生活呢?也好有个说话的人。”

他摇了摇头:“就我现在这个样子,他能肯回来么?”

“你的儿子也应该快有十岁了吧?”

老哥点了点头:“你见过的,就是头一次领你过来的孩子。”

我问:“孩子知道你是他爸爸么?”

“谁也没告诉他,但他肯定知道了。都在一个屯子里,瞒不住的。”

“孩子没认你?”

老哥摇了摇头:“我现在这个样子,他不会喜欢我的。”说完,仰起脖子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看着他伤感的样子,我没有再问下去,也没找到合适的语言安慰他。谁知,老哥自言自语起来:“其实这样挺好的,啥事不用操心,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我爱动弹就干点,不爱动我就在家里看书,天皇老子都管不到我!”

“那你就没想想将来老了怎么办?”

“老了?我想那么远干啥,活一天算一天呗!”

“这不行啊,老哥!”我开始劝他起来,“你还年轻,不能这样消沉,你读了那么多书,知道那么多古今大事,要明白人生是不能混的,就算不为别人,为自己也不能这样混沌下去啊!再说,你还有儿子呢,你不能总让你姐帮你养吧……”

老孟已经有些醉意了,没等我说完,他一把按住我的胳膊,几乎是哭腔了:“别说了,你别说了,求求你别说了!”然后一歪头,靠在行李卷上真得哭了起来。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过了一会再看时,他竟然睡着了!

我放下酒杯,悄悄地走出了他的小屋子。随后的两天里,我的眼前时不时出现他颓废的样子,我觉得我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了。我在书店找了两本励志故事,准备给他带过去,但那些日子有些忙,没时间下乡,就写了一封信夹在书中给他寄了过去,希望能给他点触动。


六、

等我再次去他家时,已经是两个月以后的晚秋了。

走进那个熟悉的小院时,分明感到了些变化,院子里比原来整洁了很多,房子新抹了墙面,窗户和门刷了新漆。粮仓里装满了金灿灿的玉米,靠西的一侧多出了个小猪圈。我上前瞅了一眼,圈里两只小猪正在酣畅地睡觉呢。

老孟可能听到了声音,开门迎接我了。脸上的胡子没了,笑容灿烂了许多,衣服也干净了,不再那么松松垮垮了。

走进他的屋子,发现屋子里的家具物品摆放也比以前整齐了很多,窗户玻璃擦得挺干净,所以比原来亮堂了不少。再看箱盖上那个老书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刷了油漆分上下两层带上盖的新书架,看来这老哥读书的热情也是有增无减啊!

炕上不见了行李卷以及堆放的杂物,炕桌还在,桌上的书也在,我看了一下封面,却是一本《家庭养猪手册》。

这一次,我并没有给他带什么书,顺道过来,就是想看看他的样子。看来,他并没有让我失望。

老孟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几张钱递给我,一时让我有点诧异。他说这是我给他寄书的钱和上回欠我的三块钱。这一次,他破例不是从箱子里拿出来的,几张钱折叠得板板实实,肯定已经放在口袋里好多天了。

我只收了那三块钱,寄给他的两本书是送给他的,就算是我对他款待的回报,怎么能收钱呢?

老孟连声说谢谢我,还要留我吃饭。因为还有别的送书任务,我没有答应他,只是跟他说了句笑话:“怎么,这回要研究养猪致富啦?”

他羞涩地挠挠头:“哪谈得上致富,我就是琢磨挣点小钱,不能老这么穷下去啊!”

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好啊,老哥,这样想就对啦!下一回,我过来可是要吃你亲自养的猪肉哦!”

他咧嘴一笑:“那是必须的!”


七、

冬天到了。

我们的工作有季节性的特征,每到冬天,我们的下乡范围回就缩到乡镇,偏远的农村暂时不去了。这期间,我在一批新书订单上终于看到了属于二十四史的系列图书。考虑到老孟的经济承受能力,我没敢贸然全部下订单,只定了新旧唐书两部四册。不用说,这肯定是老孟心心念着的好东西。

桃花开放时节,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带着图书,还有那四本新旧唐书,再一次去到那个叫丰隆的小屯子。

当我来到老孟的房前时,眼前的景象一下子惊呆了我,那栋破旧的小房子不见了,已经变成了残垣断壁!

房盖落了架,折断的房梁木头黑乎乎的露在外边,窗户框也是烟熏火燎的,玻璃早已不知去向。一切迹象不难看出,这分明是遭遇了一场火灾!

我放下了自行车,满心惊悸地走进那个有些熟悉的小院子。粮仓空了,满仓的玉米不见了,猪圈空了,里面的猪也没有了。那位老哥呢?去了那里?

这场景,让我实在不能接受,也让我急切想知道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我想找个人问问,可此时的街道上空空荡荡的,竟然没有一个人影,我只好去了村里的小学校。

校园里也是静悄悄的,不见一个学生,听不见一点读书声。我走到近前,教室和办公室都上着锁,看来学校没有上课。


八、

从小学校出来,我在门口意外地遇到了去年给我带路去老孟家的那个小男孩。

小家伙见到我,脸上突然现出一副惊讶的表情。我问他学校怎么没有上学,他怯生生地说:“老师去镇里开会了,我们放假一天。”

因为我已经知道他是老孟的儿子,就问他:“我去你老舅家,看房子已经烧掉了,那你老舅去哪里了?”

男孩听我问他老舅,脸上顿时显出了凝重的表情,说:“我老舅被烧死了!”

我听了心里一惊:“啊?怎么可能?什么时候的事啊?”

“就是过年的那天晚上。”

“什么原因,你能跟我说说吗?”我有些急切地问道。

小男孩慢慢吞吞地跟我说了经过:

“过年那天,我妈让老舅上俺家过年,可是老舅说啥也不来,妈妈就让我过去陪老舅。老舅非常高兴,做了很多菜,都是我爱吃的。因为高兴,老舅喝了很多酒,吃完年夜饭,刚过十二点,我俩就睡觉了。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房子着了火,我和老舅睡得特别死,一点都不知道。是邻居把老舅给救出来的。他们不知道我在老舅家,我还在屋子里。老舅被救出来,酒早已醒了一大半,没见到我,就疯了一样跑进屋子里把我给抱了出来,我这才醒了过来。随后,老舅又跑进了屋子里,大伙不知道老舅要干啥,都喊他不要进去了。可我知道,老舅肯定是抢他的书去了,书是他的命根子。果不其然,不一会儿,老舅抱着他的一架子书跑了出来。”

说到这里,小男孩停了一会,语气明显有些激动起来了。“没想到的是老舅放下书,反身又向屋里钻。这回我都不知道他还要进去干啥,我和妈妈上前想拽住他,邻居们也过来拦他。可是不知道老舅哪里来的力气,根本拽不住。这时,火越烧越大,窗户的玻璃都炸了,浓烟呼呼地往外冒。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盼着老舅快点出来。可是,这回一直没见老舅出来。后来呼隆一下,房子塌架了!我老舅被埋里面了!等到县里的救火车来到灭了火,把老舅救出来,老舅早已经死了,他的胸前还抱着两本书,就是那本放钱的书和现代汉语词典,还有我亲妈妈用过的两瓶化妆品……”

男孩说到这里,眼睛里泛起了泪花。一时间,我俩都不说话了。

听完孩子的述说,我的心里一阵唏嘘。过了一会儿,我问男孩:“你知道他就是你的爸爸吗?”

小男孩点了点头。

“那你怎么不叫他爸爸呢?”

“我叫习惯了,改不过来了!”

“那你爱他吗?”

“以前不爱,因为他就知道看书,也不咋管我,还不愿意干活。去年他才开始变勤快了,对我也越来越好,我不知道他还攒了八百块钱让妈妈给存着,说是给我长大娶媳妇的,我才觉出他真是对我好,真是我爸爸。”

说到这,小男孩擦了擦眼睛,看了一眼我车上的书包,问了我一句:你又给我老舅带来书了?

我点了点头。

“几本?多少钱?”

“四本,九块六。”

“你等着我一下!”小男孩说了一句,没等我回应,转身向胡同里跑去。

不大一会儿,小男孩回来了,手里赚着一把钱,举起来递给我。

我没有伸手接,不知道他是啥意思。

“我老舅……不,我爸最爱看书了,这一定是他最喜欢的书对不?我要买了,给我爸邮去。”

“给你爸邮去?”我对孩子的话感到诧异。

“就是上坟给我爸烧过去,让他在那边看。”

“你爸埋在哪里?离这远吗?”

“不远,”小男孩用手指着不远处说,“就在那个山根底下。”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不远处的山脚下,隐约有个黑色的土堆,旁边还有一团粉红色的东西,应该是花圈吧。

我说:“那咱俩一起去好吗?”

小男孩犹豫了一下说:“那好吧!”说着,他就带我向那个方向走去。

第一次他是带我去他老舅家,这一回,他带我去他爸的坟地。

不大功夫,我们就来到了山脚。一个不大的土堆静静地坐落在那里,旁边那架花圈已经褪了些颜色,不再鲜艳。

我把书从包里拿了出来,递给小男孩:“给你老爸邮去吧!”

小男孩并不接书,而是再一次把钱递给我。

我说:“不用了,就算我送给你爸的。”

“那不行!你不收钱,我爸不会看的!”

听小男孩这样说,我从他的手中抽出了几张零币,留下了一张五元的在他手里,然后说:“算咱俩送给他的,行吗?”

小男孩这回点了点头。然后伸手接过一本书,跪在了坟前,慢慢地撕下了封面,掏出打火机点燃了起来……

发布人:f449****    IP:106.39.9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