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
历经4年的建设
由中国中铁承建的
北京丰台站正式开通运营
这座有着120年历史的
北京第一座火车站重新起航
北京丰台站站房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
(约5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站场规模为17台32线
是国内首座采用高速
普速重叠的双层高架车场
也是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
▲北京丰台站俯瞰
作为推动首都立体交通的核心项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部署
北京丰台站开通运营后
将承担京广高铁、京港高铁以及
京广、京九、京沪、丰沙、京原普速线
和北京市郊铁路等多条线路始发终到作业
无缝衔接北京地铁10号线和16号线
实现与其他北京铁路枢纽的深度融合
▲漫游北京丰台站
这座重焕新颜的百年老站
今朝重新“开门迎客”
作为新时代中国铁路客站的标杆之作
北京丰台站有哪些独特的“标签”呢?
跟着小新来一探究竟↓↓↓
颜值美与内在美完美融合
北京丰台站建筑造型
以丰台地区古为拜郊台为灵感
取“筑台建城”之意
方形建筑形体坐落于方形台基之上
两侧裙房略低、中央建筑高起
屋檐出挑深远
立面与中国古建三段式相契合
▲候车区域吊顶藻井造型
室内外装修采用工业风搭配麦穗黄陶板
寓意“丰收、喜庆、辉煌”
候车区域吊顶藻井造型
融入古建结构之美
地面“丰”字图案和花木意象彰显地域特色
地下城市通廊“岁时十景”壁画
述说前门历史、节庆民俗、胡同传奇
等北京故事
北京丰台站美在颜值,更美在内里
站内对无障碍设施
进行了全面优化提升
共设置了多达23处无障碍卫生间
融合了成人无障碍和
儿童、家庭的通用型无障碍
电动推拉门、安全抓杆
智能坐便器、紧急呼叫按钮
感应式垃圾桶、皂液、纸巾机设施
满足残障人士的安全方便使用需求
▲北京丰台站母婴室
儿童马桶和洗手盆、折叠式安全座椅
及多功能台等暖心的设计
让带宝宝的家长更加从容
环保理念融入让车站“绿意盎然”
建设者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在
数字建造和装配式领域
实现丰台站改建工程桥架风管、水管的
预制加工、自动化生产、现场拼装
减少了现场人工使用和环境污染
采用工业化成品支吊架技术
减少了传统现场支吊架
制作安装所产生的
油漆污染、光污染和噪声污染
▲北京丰台站进站厅
丰台站俯瞰呈独特的“中”字造型
近10万平方米的屋面
布置了6万多平方米光伏发电板
装机容量约6.5兆瓦
预计年发绿电700多万度
为站内照明、取暖、制冷
通风、客运电梯及冷库等提供绿色能源
▲屋面布置光伏发电板
采用双模式无电照明系统
站房屋面设置一条496米长的中央光庭
阳光倾泻至高架候车厅
高速站台上200多根导光管
引入自然光、太阳光
每年可节省用电量约95万度电
减少碳排放900余吨
▲北京丰台站中央光庭
顶层跑高铁、地面跑普速、地下通地铁
北京丰台站是我国第一座采用
高速、普速客运车场重叠布置的铁路客站
地面层为普速车场
正上方23米标高层为高架车场
改变了传统铁路线路的布置方式
实现了铁路功能布设的创新
形成“顶层跑高铁、地面跑普速
地下通地铁”的独特格局
▲北京丰台站普速层
双层车场还催生出新的站房流线形式
北京丰台站将普速场上进下出的流线方式
与高架场尽端出站的方式结合起来
形成了互不干扰的两场进出站流线体系
打造新型客站建筑的立体交通典范
▲北京丰台站高铁站台
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中铁建工集团自主研发并应用
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对1万多根主要构件
7万多条焊缝进行了唯一编号
让它们都拥有了可追溯的“身份证”
让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对每一根构件的
尺寸、材质、规格、重量等
一系列“身份”信息了如指掌
▲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全面探索人与机器人协同施工
引入了如无人机、智能自动钢筋剪切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及三维扫描仪
VR设备等众多智能设备
相比于单纯的人工操作
机器人帮忙干活效率提升超2倍
同时大幅提高了施工精度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
前沿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
让丰台站建设变得
更“聪明”、更安全、更高效
▲北京丰台站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三步走”挑战极致的施工组织难度
北京丰台站地处北京市三环与四环间
需要进行铁路正线拨线过渡施工
同时要保证京广、京沪和
丰沙铁路线的正常运营
是同类工程中施工组织最复杂的项目
▲北京丰台站双层高架车场
建设者制定出“三步过渡”施工方案
通过三次铁路正线拨线过渡施工
累计完成I级封锁15次
II级封锁120余次、III级封锁1500余次
腾移既有线位
为丰台站站房、丰台特大桥
普速场施工提供场地条件
▲国内首例采用“桥梁结合房建”创新结构设计形式的丰台特大桥
▲ 40S延时摄影纵览北京丰台站建设全过程
————/END/ ————
责任编辑丨曹平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张灏然
内容来源丨中国中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