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一说草原这篇文章,首先来说说教材草原,这是一篇访问记,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所继续的,是他在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他自己情感变化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去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在作者笔下,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是作为情感朗读的绝佳素材。通过感情朗朗读的训练,可以加深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一个体会。因此,我们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就确定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也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通过突出重点,借以突破教学的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可将此文的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师生共同解决生字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是着力在表现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现在我为大家做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关于教法和学法的问题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让学生先边看视频边听朗诵,通过直观的画面再现场景,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知识的渴望。这样既缩短了学生的生活距离,又为认识草原的辽阔秀美,蒙古人的热情,好客的特点提供了直观的视听感受,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拓展思维,更深层次地体会美的意境,美的人情,最终水到渠成,轻松的突破难点解决,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从而将蒙汉情升华为了民族情,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育,实现整个教学目标
新课标当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要真实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而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大胆放手尝试,让学生自读自悟,适当的再加以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质疑研讨为主线,以自由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环境,营造出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我多处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讨讨论,在以自由谈话的方式进行汇报,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这样,学生所理解掌握的内容就能够得到及时反馈,使学生在谈话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分析,从而解决课文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这样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比如在学习人情美这个部分,在共同学习远迎客人的部分之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利用上一段的学法,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用他喜欢的方去研读,去畅想这个呢,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又为学生做解决
当然,学生的理解还略显稚嫩,也不够深入,但是答案却是多姿多彩的,真实的反映出了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阅读体会,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走出了老师繁琐提问,学生亦步亦去被动应答学生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失落的这样一个局面
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内容去学习,并不影响他们对整篇课文的把握。相反,在老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深入的研读了自己所选的专题合作学习,在研讨交流当中升华认识,同时在倾听他人的见解时,对非自己所研读的内也有了一个新的了解。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啊,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间,所有这些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组织教学,这正所谓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三说一说关于拓展学生思维,课外延伸到课内,在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设计,要努力使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学生的学习呀,是应该超越教材本身的,基于这样的理念,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呢,以理解课文为基础,结合课外所搜集的关于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和民族风情的相关资料,我们再一次出示了课件,让学生感受到草原的发展变化,机位不断发展中的现代化草原骄傲,又为被生态失衡破坏的草原而感到担忧,从而增加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同时呢,为内蒙古草原来设计一段精彩的广告词,这一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并且照应了课文的开头,让课外延伸课内这样一节课的学习看似已经结束,而学生从中得得到的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