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①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②,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③,不仁者远矣。”
【注解】
①乡(xiàng):通“向”,过去,刚才。
②皋(gāo)陶(yáo):舜时的贤臣。
③伊尹:商汤时的辅相。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知人。”樊迟没有理解。孔子说:“举用正直的人,置其位于不正直的人之上,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得正直。”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举用正直的人,置其位于不正直的人之上,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得正直’,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句话涵义多么丰富呀!舜拥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举用了皋陶,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拥有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举用了伊尹,不仁的人也远远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