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杯吧!朋友
上集聊到酒是人间珍品,且古已有之,那喝酒这件事儿自然就跟喝水不太一样,源远流长的喝酒传统孕育出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在酒文化的长期熏陶下,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饮酒人。这就好比家里开有酿酒作坊,打小闻着酒糟味儿长大,即使不好喝酒,也不会惧酒;喝或不喝,酒量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中国的酒文化外延广泛、内涵丰富,地域不同,各地的酒文化也不完全一致,我在这里就不细说了,只简单聊一聊“敬酒”和“共饮”,这两个点儿还是很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
美酒敬天地、敬神灵、敬祖先,是一种虔诚;美酒敬长辈、敬领导、敬贵宾,是一种礼敬;而美酒敬自己、敬岁月、敬人生,则意味深长。
在中国传统的酒桌上有一种敬酒叫“打一圈儿”或“过圈儿”,就是自己分别向酒桌上的所有客人敬酒,挨个儿敬一圈。
有的人会按辈分或关系远近来确定敬酒的先后顺序,主次分明;有的人会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依次展开,一视同仁;有的人只敬端酒杯的,重点突出;有的人则会连喝饮料或白开水的女人、小孩儿也不漏过,以示平等。
怎么“过圈儿”,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涵养。“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之前听长辈在酒桌上念叨过这句话,大概是说在酒桌上不要忽略孩子,小孩儿也应该被尊重。可见这酒文化已然超出了日常的礼节。
再说说“共饮”。全体举杯,“普天同庆”,是共饮;两人碰杯后一干而尽,也是共饮;几个人喝同一壶酒还是共饮。
全体举杯体现了团结的力量、团体共享、荣辱与共;两人对饮体现了意气相投,“酒逢知己千杯少”;多人共饮,则能体现兄弟情深、同甘共苦,无论这酒是苦是甜,同喝一壶酒,共饮一江水。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想到中国式聚餐。中国人喜欢聚餐,亲朋好友偶尔聚一桌,一家人日常吃饭也要坐一桌,桌上的大人、小孩都一样,菜随便吃,你叨一筷子他叨一筷子,这其实跟“同喝一壶酒”是一码事儿,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合”文化的体现。
说到“共饮”就不能不提“拼酒”。酒桌上菜还没上齐,就有人提议共同举杯,得喝!别人敬酒,那得喝!别人敬酒,你得回敬,礼尚往来!别人一口闷,咱总不能舔一舔,留着养鱼吧?偷奸耍滑,那不是老爷们儿干的事儿!一来二去,这酒劲儿就上来了,不能再喝!
不喝?这才哪儿到哪儿呀!喝酒没有中途喊停的,只有中途喝趴下的,“喊停”是能坚挺到最后的那个人的专权。酒局跟牌局虽然都归“厅”管,但规则相反,牌局是输得最多的人喊停才能停,赢了钱就想溜,这也不是老爷们儿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真不能喝了,已经醉了!不能喝?醉了是你这副德行?喝醉了的人都说还能喝,还要喝,抢酒瓶儿!
这酒太呛、太烈,喝不下去!让你喝酒,又不是喝毒药,大不了一醉,你连这点儿担当都没有,以后大家还怎么合作,能共苦才能同甘,不能只想着自己、只想着吃肉......
我晚上还有事儿!就你忙,比总理还忙,地球离了你还不转了?李白说天大的事儿也没有喝酒重要,再忙也不差一顿酒的工夫,“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你是怕媳妇儿吧?哈哈哈哈......
喝!豁出去了!谁怕谁呀?“舍命陪君子”!再来一瓶!......
酒拼完了,也喝断片了,吃了啥、说了啥、喝了多少,想不起来,都已随着酒精挥发了,只是酒桌上的喧闹和酒醉后的纯真还残留在脑海中,喝酒真得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