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许世林断桥观歌舞,白娘子故里逢恩人
诗曰:善良善待万事如意,恶毒恶惑处处碰壁
善待天下换位思考,普天之下怎有恶人
一段诗儿告罢。有一二事列于看官,许仙断桥观歌舞西湖之上,烟波浩渺,轻舟荡漾。许仙,一位温文尔雅的书生,漫步在断桥之上,欣赏着湖光山色。此时正值春日,湖边柳丝轻拂,桃花盛开,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许仙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惬意,他停下脚步,靠在桥栏上,闭目聆听远处传来的阵阵乐声。乐声渐近,原来是一艘画舫缓缓驶来。画舫之上,丝竹管弦齐鸣,舞女们身着彩衣,翩翩起舞。她们的舞姿轻盈曼妙,如仙女下凡,令许仙目不转睛。舞女们手中的彩带随风飘扬,与湖面的波光相互辉映,更添了几分灵动之美。许仙看得入了迷,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忘却了身在何处。画舫靠岸,舞女们纷纷下船,向岸边的行人施礼。许仙也回以微笑,心中暗想:“这西湖果然是人间天堂,连歌舞都如此美妙绝伦。”他正欲转身离开,却见一位女子从画舫中走出,向他款款而来。白娘子,本是千年白蛇所化,修炼多年,早已通晓人情世故。她化作人形,来到人间,只为寻找前世的恩人。此番回到故里,恰逢西湖美景,便登上画舫欣赏歌舞,以解旅途之劳。歌舞散场,白娘子信步走上断桥,忽见一位书生正靠在桥栏上,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她心中一动,只觉这书生气质非凡,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令人怜爱。于是,她鼓起勇气,向书生走去。“这位公子,方才的歌舞可还入眼?”白娘子轻启朱唇,声音如黄莺出谷般动听。许仙回过神来,见眼前女子美貌非凡,宛如天仙,不禁心中一惊,忙道:“姑娘的舞姿如诗如画,令在下如痴如醉。”白娘子微微一笑,心中暗喜,又道:“公子如此夸赞,倒让小女子有些不好意思了。不知公子可愿与小女子一同游湖?”许仙本就对西湖美景流连忘返,如今又有佳人相邀,自然是求之不得。于是,两人一同登上画舫,畅游西湖。,许仙与白娘子谈笑风生。许仙博学多才,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白娘子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称赞。白娘子则向许仙讲述西湖的传说故事,从苏堤春晓到平湖秋月,从白堤的由来到雷峰塔的传说,每一个故事都让许仙如临其境,仿佛自己也成了故事中的一员。随着交谈的深入,两人之间的情谊悄然生根发芽。许仙被白娘子的美貌与才情所吸引,白娘子也被许仙的真诚与善良所打动。他们相视一笑,心中皆有了彼此。然而,白娘子心中始终藏着一个秘密——她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寻找前世的恩人。她不知许仙是否就是那个她要寻找的人,但她知道,与许仙的相遇,绝非偶然。画舫在湖中缓缓前行,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许仙与白娘子并肩而立,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不知道,这段奇妙的缘分,将会如何发展,但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爱,便能跨越一切艰难险阻。这一回的故事,就此落下帷幕。许仙与白娘子的相遇,如同西湖的美景一般,充满了诗意与浪漫。而他们之间的情谊,也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经历种种考验,愈发深厚。
第二回,九九同心情谊永恒,十全十美许白连婚姻
一春意正浓。许仙与白娘子自那日断桥初遇后,便常相伴游湖。他们一同赏花观柳,吟诗作对,情谊愈发深厚。九九重阳佳节将至,白娘子提议一同登高望远,许仙欣然应允。重阳之日,天高云淡,秋风送爽。许仙与白娘子登上吴山,俯瞰杭城,西湖美景尽收眼底。他们携手漫步在山间小径,采摘野菊,畅谈心事。白娘子轻声说道:“许郎,此生能与你相伴,是我最大的福气。九九重阳,寓意长久,愿我们的感情如同这重阳佳节,经久不衰。”许仙听罢,心中暖流涌动,紧紧握住白娘子的手,深情地望着她:“娘子,我亦是如此。你的出现,如那西湖明月,照亮了我的世界。往后余生,我定不负你,与你携手共度每一个春秋。”他们来到山顶,只见一株古松傲然挺立,枝繁叶茂。白娘子提议在古松下许下心愿,以祈求情谊永恒。许仙点头同意,两人双手相握,闭目许愿。风过松梢,似在为他们见证这段真挚的情感。时光荏苒,转眼已是隆冬。许仙与白娘子的感情愈发稳固,到了谈婚论嫁之时。许仙请来媒人,向白娘子正式求婚。白娘子心中欢喜,点头应允。两人开始筹备婚礼,力求十全十美。婚礼之日,喜气洋洋。许仙身着红袍,白娘子头戴凤冠,身披霞帔,宛如一对璧人。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他们的幸福时刻。礼堂之上,红烛高照,喜乐盈耳。司仪高声唱和,引导新人行礼。“一拜天地,感恩天地之恩,赐予良缘;二拜高堂,孝敬父母,传承美德;夫妻对拜,携手共进,白头偕老。”许仙与白娘子依言而行,每一步都庄重而虔诚。拜毕,许仙为白娘子掀起盖头,两人四目相对,眼中满是爱意与承诺。随后,新人入席,敬酒宾客。酒过三巡,许仙起身,手持酒杯,向众人致谢:“今日能与娘子结为连理,是我三生有幸。感谢各位亲朋好友的见证与祝福,我定会珍惜娘子,与她共度美好时光。”白娘子亦起身,温婉一笑:“承蒙厚爱,我定不负许郎。愿我们的婚姻,如同这美酒,越陈越香。”宾客们纷纷举杯,祝福新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礼堂之中,欢声笑语不断,洋溢着幸福与喜悦。许仙与白娘子在众人的祝福声中,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启了他们崭新而美好的生活篇章。这一回的故事,见证了许仙与白娘子从深厚情谊到美满婚姻的转变。他们的爱情,在九九重阳的见证下愈发坚贞,在十全十美的婚礼中绽放光彩。未来,他们将携手共进,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第三回 许仙买雄黄酒,法海见事拆局
时值端午佳节,杭州城内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着菖蒲、艾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气。许仙也早早地起了床,准备为家中购置些端午节所需的物品。
他穿行在热闹的街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他目不暇接。走过一家家店铺,许仙挑选了新鲜的粽子、香囊,还有驱邪避疫的符咒。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家酒铺上,心中一动,便走了进去。
“掌柜的,来一坛雄黄酒。”许仙对酒铺掌柜说道。雄黄酒在端午节有着特殊的意义,相传饮雄黄酒可以驱邪避疫,保佑家人平安。掌柜的闻言,忙不迭地从柜台下取出一坛密封严实的雄黄酒,递给了许仙。
许仙付了钱,提着雄黄酒往家赶。他心中想着,待会儿回家,便按照习俗,在家中的各个角落洒上一些雄黄酒,再给家中的长辈和晚辈们斟上一杯,让大家平平安安度过这个端午节。
却说那法海,自与白素贞有过几次交锋后,便一直暗中留意着许仙的一举一动。他深知白素贞乃是千年蛇妖,虽如今收敛了许多,但他仍放心不下。法海认为,妖邪之物终究难脱本性,迟早会露出马脚,危及许仙的安危。
这日,法海见许仙提着雄黄酒往家走,心中顿时生出一丝不祥的预感。他暗想:“雄黄酒乃是克妖之物,许仙此番买酒,莫非是察觉到了白素贞的异样?若是如此,倒是个拆散他们的好机会。”
法海不动声色地跟在许仙身后,想要看看事情究竟会如何发展。他心中暗自盘算,若是许仙真的发现了白素贞的秘密,他便要趁机现身,以佛门高僧的身份,劝说许仙远离白素贞,以免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许仙回到家中,白素贞早已将家中布置得喜气洋洋。见许仙提着雄黄酒进门,她心中微微一颤,但脸上依旧保持着温柔的笑容,问道:“官人,今日怎么想起买雄黄酒了?”
许仙将雄黄酒放在桌上,笑道:“今日端午,按习俗家中要备些雄黄酒,既能驱邪避疫,又能增添节日气氛。娘子,待会儿你帮我一起洒在屋子里各个角落,再给家里的长辈们斟上一杯,让他们也沾沾喜气。”
白素贞听许仙如此说,心中愈发不安,但她强作镇定,点了点头。法海见状,知道时机已到,便从暗处走了出来,出现在许仙和白素贞面前。
“阿弥陀佛,施主们,贫僧法海,有礼了。”法海双手合十,对许仙和白素贞说道。
许仙见法海突然出现,有些惊讶,但还是礼貌地回礼:“大师,不知今日到访,有何贵干?”白素贞心中一紧,她知道法海此来绝非善意,但表面上依旧保持着平静。
法海直截了当地说道:“许施主,贫僧见你今日买了雄黄酒,心中甚是欣慰。这雄黄酒乃是克妖之物,施主此举,定是察觉到了家中有妖邪之物。贫僧乃是佛门弟子,有义务助你驱邪除魔,保佑施主一家平安。”
许仙听法海如此说,心中有些疑惑,他看向白素贞,说道:“娘子,家中怎会有妖邪之物?大师恐怕是误会了。”
白素贞心中一痛,她知道法海是在故意挑拨离间,但她不能在此时揭露自己的身份,只能强忍着泪水,说道:“官人,大师或许是好意,但家中并无妖邪之物。这雄黄酒只是按习俗买的,无需多虑。”
法海见白素贞如此说,冷笑道:“施主,你莫要被这妖邪之物蒙蔽了双眼。这雄黄酒一洒,便知真伪。若是家中无妖邪,又何必害怕这雄黄酒?”
许仙被法海说得有些动摇,他看着白素贞,眼中满是疑惑。白素贞心中焦急,她知道若是许仙真的洒了雄黄酒,她的身份便会暴露,不仅自己会陷入危险,还会连累许仙。但此时,她已无法说服许仙,只能默默祈祷,希望许仙能相信她。
法海见许仙犹豫不决,心中暗喜,他趁机说道:“许施主,贫僧乃是出家人,不会无端诬陷他人。你若不信,便试试这雄黄酒。若是家中无妖邪,贫僧甘愿受罚。”
许仙听法海如此说,心中一横,决定按照法海的建议行事。他拿起雄黄酒,准备往白素贞身上洒去。白素贞见状,心中一痛,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即将暴露,但她无怨无悔,只盼许仙能平安无事。
就在这时,小青突然从门外冲了进来,她手持宝剑,对法海怒喝道:“法海,你这秃驴,又来挑拨离间。我姐姐乃是千年蛇妖,修炼千年,早已修得人形,怎会是妖邪之物?你休要再胡言乱语,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法海见小青出现,心中一惊,但他依旧强作镇定,说道:“小青,你这妖邪之物,竟敢公然现身。今日,贫僧便要将你们一并除去,以保世间太平。”
小青听法海如此说,心中大怒,她挥舞着宝剑,便要与法海决一死战。白素贞见状,急忙拦住小青,说道:“小青,不可鲁莽。法海乃是佛门高僧,我们不是他的对手。今日之事,只能智取,不能强攻。”
许仙见白素贞和小青的身份暴露,心中大惊,他望着白素贞,眼中满是疑惑和恐惧。白素贞见许仙如此,心中一痛,她说道:“官人,我……我本是一条白蛇,修炼千年,幻化成人形。我来到凡尘,只盼能与你共度此生。我对你一片真心,从未有过半点虚假。”
许仙听白素贞如此说,心中一痛,他说道:“娘子,你……你竟是蛇妖?我……我该如何是好?”白素贞见许仙如此,心中更是痛苦,她说道:“官人,你若无法接受我,我便离开你。我只盼你能平安无事,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法海见白素贞的身份暴露,心中大喜,他说道:“许施主,你可知,这白素贞乃是妖邪之物,来迷惑你。你若与她成亲,必遭大祸。贫僧乃是出家人,一心向佛,普度众生,岂能坐视不理?”
许仙听法海如此说,心中大怒,他说道:“大师,你可知,白娘子对我一片真心,你为何要如此对待她?”法海冷笑道:“许施主,你被白素贞迷惑,不知她是妖邪之物。贫僧乃是出家人,一心向佛,普度众生,岂能坐视不理?”
就在这时,一道金光从天而降,将法海罩住。法海抬头一看,只见观音菩萨手持净瓶,站在云端,对法海说道:“法海,你可知错?白素贞虽是蛇妖,但她一心向善,从未做过害人事。你如此拆散他们,便是违背了佛门的慈悲之心。你若再执迷不悟,便要受佛门家法处置。”
法海听观音菩萨如此说,心中大惊,他忙不迭地跪下,说道:“菩萨,弟子知错了。弟子一时糊涂,未能明辨是非,恳请菩萨恕罪。”
观音菩萨点了点头,说道:“法海,你既已知错,便要改过自新。白素贞和许仙的情缘,乃是命中注定,你不可再横加阻拦。你且回金山寺,好生修行,切莫再犯。”
法海听观音菩萨如此说,心中虽有些不甘,但也不敢违抗。他起身,对许仙和白素贞说道:“许施主,白施主,贫僧知错了。今日之事,乃是贫僧一时糊涂,未能明辨是非。贫僧在此向你们道歉,望你们早生贵子,此回告罢
第四回 法海乞恩师孙行者,孙行者白塔压蛇妖
话说法海被观音菩萨训诫之后,心中虽有所悔悟,但对白素贞仍存有戒心。他深知白素贞神通广大,若不将其制伏,必会危及许仙乃至世间众生的安危。于是,法海心生一计,决定求助于更为强大的高人来降服白素贞。
法海打听到,那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如今正随唐僧西天取经,法力无边,降妖除魔无所不能。法海心想,若能请得孙悟空出手相助,定能将白素贞制服。于是,他匆匆赶往唐僧师徒取经的必经之路,欲寻孙悟空求助。
一日,唐僧师徒四人正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孙悟空在前探路,猪八戒挑着担子,沙僧牵着白龙马,唐僧骑在马上,手持佛珠念经。突然,前方出现了一位灰衣老僧,手持禅杖,正是法海。
法海见到孙悟空,连忙双手合十,说道:“大圣,贫僧法海,有事相求。”孙悟空见是法海,心中暗想:“这和尚我听说过,乃是金山寺的高僧,不知有何事找我。”便问道:“你有何事,且说来听听。”
法海便将白素贞之事细细道来,说道:“那白素贞虽是蛇妖,但修炼千年,法力高强。贫僧虽有心降服她,却力不从心。听闻大圣神通广大,降妖除魔无所不能,故特来求助。望大圣念在同为佛门弟子的份上,出手相助,降服白素贞,以保世间太平。”
孙悟空听后,心中暗自思忖:“这法海倒是个有心人,只是这白素贞若是无恶不作,我自当出手相助;若她并无大恶,我岂能随意降服她?”便对法海说道:“你且先回,待我与师父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法海见孙悟空并未一口答应,心中焦急,但也不敢多言,只得先回金山寺,静候孙悟空的消息。
孙悟空回到唐僧身边,将法海之事告知唐僧。唐僧听后,皱眉说道:“悟空,那白素贞若是真有恶行,自然该降服她;但若她并无大恶,我等佛门弟子岂能随意伤及无辜?此事还需谨慎对待。”
孙悟空点头称是,便与唐僧师徒商议对策。猪八戒在一旁插嘴道:“师父,那白素贞既然是蛇妖,还管她什么恶不恶的,直接一耙子把她给拱了,不就完事了?”沙僧则说道:“二师兄,你这话说得轻巧,若是那白素贞真无大恶,我们岂不是成了滥杀无辜之人?”
唐僧听后,对猪八戒说道:“八戒,悟空说得有理,此事还需谨慎对待。”孙悟空见唐僧如此说,心中已有计较,便对唐僧说道:“师父,那法海既已找上门来,我等也不能置之不理。不如我先去杭州看看那白素贞究竟是何等模样,再做定夺。”
唐僧点头同意,孙悟空便一个筋斗云,直奔杭州而去。
孙悟空来到杭州,化作一个游方道士,来到许仙家中。只见白素贞正在厨房忙碌,为许仙准备饭菜。孙悟空见白素贞容貌端庄,举止温柔,心中暗想:“这白素贞倒也不似那恶妖模样,不知她究竟有何恶行。”
孙悟空便在许仙家中暗中观察,只见白素贞对许仙关怀备至,对家中长辈也是恭敬有加。孙悟空心中愈发疑惑,便决定找机会试探白素贞。
一日,孙悟空见白素贞独自一人在后院晒衣,便现出原身,手持金箍棒,挡在白素贞面前。白素贞见孙悟空突然出现,心中一惊,但随即镇定下来,说道:“大圣,不知你来此何干?”
孙悟空冷哼一声,说道:“我乃齐天大圣孙悟空,受法海之托,特来降服你这蛇妖。”白素贞听后,心中一痛,但她知道孙悟空乃是佛门高徒,法力高强,自己难以匹敌,便说道:“大圣,我虽是蛇妖,但我一心向善,从未做过害人事。你若不信,可问问许仙,问问杭州城的百姓。”
孙悟空见白素贞如此说,心中有所动摇,便对白素贞说道:“你若真是向善,为何不敢与我一战?若你胜了我,我便放你一条生路;若你败了,便随我回金山寺,听凭法海发落。”
白素贞听孙悟空如此说,心中一横,决定与孙悟空一战。她知道此战凶多吉少,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只能拼死一搏。
孙悟空与白素贞在杭州城外展开了一场激战。白素贞虽修炼千年,法力高强,但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渐渐力不从心。孙悟空见白素贞苦苦支撑,心中不忍,便对白素贞说道:“你且住手,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若能弃妖从善,我便放过你。”
白素贞听孙悟空如此说,心中一痛,她说道:“大圣,我本就一心向善,从未有过半点邪念。你若不信,便将我压在白塔之下,待我修行圆满,自然会重见天日。”
孙悟空听白素贞如此说,心中一动,便决定将白素贞压在白塔之下。他念动咒语,只见白塔缓缓升起,将白素贞罩在其中。孙悟空对白素贞说道:“你在此安心修行,待你修行圆满,我自会放你出来。”
白素贞被压在白塔之下,心中虽有不甘,但她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她闭上眼睛,开始潜心修行,只盼有朝一日能重见天日。
孙悟空回到唐僧身边,将白素贞之事告知唐僧。唐僧听后,叹了一口气,说道:“悟空,你此举虽有不妥,但也是为了保全世间太平。只是那白素贞既已向善,你便要多多关照她,待她修行圆满,便放她出来。”
孙悟空点头称是,便继续随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护佑唐僧平安。
却说那法海,得知孙悟空将白素贞压在白塔之下,心中大喜,以为从此世间再无妖邪之患。却不料,白素贞虽被压在白塔之下,但她一心向善,从未有过半点邪念。而法海的执念,却引来了更多的祸患……
第五回 燃灯古佛拆塔救蛇妖,法海金光现兽形归正
白素贞被压在白塔之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心中始终怀着一丝希望,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重见天日。而她的善良与坚韧,也终于感动了天庭的诸位仙佛。
一日,天际突然出现一道祥光,直射白塔。这祥光之中,显现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正是那燃灯古佛。燃灯古佛乃是佛教中的古佛,地位尊崇,法力无边,他手持一盏油灯,灯中火焰跳跃,照亮了整个白塔。
燃灯古佛来到白塔前,念动真言,只见白塔缓缓裂开一条缝隙。白素贞感受到这股强大的佛力,心中一喜,知道自己得救有望。她努力地从塔中挣脱出来,出现在燃灯古佛面前。
白素贞跪在燃灯古佛面前,泪流满面,说道:“古佛慈悲,弟子白素贞,被压塔下多年,今日得古佛相救,感恩不尽。”燃灯古佛微微一笑,说道:“白素贞,你一心向善,从未有过半点邪念,我怎能坐视不理?你且随我来,我有话对你说。”
燃灯古佛带着白素贞来到一处幽静的山谷,山谷之中,有一座古朴的寺庙,庙中香烟袅袅,佛音缭绕。燃灯古佛领着白素贞进入寺庙,来到大雄宝殿。
殿中,燃灯古佛盘腿坐下,对白素贞说道:“白素贞,你虽是蛇妖,但你一心向善,修炼千年,已有了菩萨心肠。只是,你与许仙的情缘,终究是违逆了天道。你若执意与他相守,必会引得天谴,不仅自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还会连累许仙。”
白素贞听燃灯古佛如此说,心中一痛,她说道:“古佛,我与许仙情深意重,我怎能舍他而去?我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许仙受到伤害。”
燃灯古佛见白素贞如此执着,微微一笑,说道:“白素贞,你可知,这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你与许仙的情缘,虽是命中注定,但终究是违逆了天道。你若执意与他相守,必会引得天谴。你若能放下这段情缘,一心向善,我便助你修成正果,脱离妖身。”
白素贞听燃灯古佛如此说,心中挣扎不已。她深知燃灯古佛所言非虚,自己与许仙的情缘,终究是违逆了天道。但她心中对许仙的感情,却难以割舍。她跪在燃灯古佛面前,泪流满面,说道:“古佛,弟子愿意放下这段情缘,一心向善。只盼古佛能助弟子修成正果,脱离妖身。”
燃灯古佛见白素贞终于放下,心中大喜,他说道:“白素贞,你既有此心,我便助你一臂之力。你且在此寺庙之中,潜心修行,待你修成正果,我便放你重见天日。”
白素贞听燃灯古佛如此说,心中感激不尽,她说道:“多谢古佛慈悲,弟子定会潜心修行,不辜负古佛的期望。”
却说那法海,自以为将白素贞压在白塔之下,便万事大吉。他每日在金山寺中念经诵佛,心中暗自得意。却不料,白素贞被燃灯古佛救出,法海的执念也引来了祸患。
一日,法海正在寺中念经,突然,寺外传来一阵喧哗声。法海出门一看,只见一群百姓围在寺外,手中拿着各种武器,怒气冲冲地对着金山寺。
原来,白素贞被压在白塔之下后,许仙悲痛欲绝,终日以泪洗面。杭州城的百姓得知此事后,纷纷指责法海,认为他拆散了许仙与白素贞的姻缘,是不仁不义之人。百姓们愤怒之下,便来到金山寺,欲找法海算账。
法海见百姓们气势汹汹,心中惊慌,他忙不迭地回到寺中,念动真言,欲召唤佛门法力,驱散百姓。却不料,他念动真言后,身上突然发出一阵金光,金光之中,显现出一只巨大的龟蛇兽。
这龟蛇兽乃是法海的本命元神,法海见自己的本命元神现出,心中大惊,他知道自己多年的修行,皆因这执念而付诸东流。他忙不迭地念动真言,欲收回本命元神,却不料,本命元神已不受他控制,化作一道金光,冲天而去。
百姓们见法海现出本命元神,心中更是惊恐,他们纷纷后退,不敢靠近。法海见状,心中一痛,他知道自己已无颜面对世人,便决定离开金山寺,去寻找自己的本命元神,重新修行。
法海离开金山寺后,四处寻找自己的本命元神。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处荒山野岭之中,找到了自己的本命元神。此处却也了却情
第六回 白娘子灵山封佛,法海被压五行山
白素贞被燃灯古佛救出白塔后,按照古佛的指示,来到灵山修行。在灵山,白素贞潜心修炼,一心向善,不再有任何杂念。她的善良和坚韧感动了灵山的诸位菩萨,尤其是观音菩萨,对她的修行之路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经过多年的修行,白素贞终于修成正果,被封为“慈航真人”。她的修行成果不仅得到了佛祖的认可,也让她彻底脱离了妖身,成为了一位真正的佛门弟子。白素贞在灵山的修行,不仅让她自身得到了升华,也让她对世间的一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法海在白素贞被压白塔后,虽然心中有所悔悟,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执念,认为白素贞是妖邪之物,必须被制服。然而,法海的执念最终导致了他的本命元神失控,现出原形,化作一只巨大的龟蛇兽。
法海在寻找本命元神的过程中,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处荒山野岭中找到了自己的本命元神。然而,他的本命元神已不受他控制,化作一道金光,冲天而去。法海见状,心中大痛,知道自己多年的修行皆因这执念而付诸东流。
法海在失去本命元神后,心中充满了悔恨和绝望。他知道自己已无颜面对世人,便决定离开金山寺,去寻找自己的本命元神,重新修行。然而,他的执念和错误行为已经引起了天庭的注意。
一日,孙悟空在取经途中,得知法海的所作所为,决定出手相助。孙悟空找到法海,与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法海虽然法力高强,但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渐渐力不从心。最终,孙悟空用金箍棒将法海压在了五行山下。
孙悟空对法海说道:“法海,你执念太深,害人害己。今日我将你压在五行山下,望你能好好反省,改过自新。待你真心悔悟之日,我自会放你出来。”法海听后,心中悔恨不已,他知道自己多年的修行,皆因这执念而付诸东流。
法海被压在五行山下后,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他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执念和错误。在五行山下的日子里,法海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开始真心悔悟。
多年后,孙悟空再次路过五行山,见法海已经真心悔悟,便将他放出。法海感激涕零,对孙悟空说道:“大圣,我已真心悔悟,感谢大圣给我改过自新的机会。”孙悟空点了点头,说道:“法海,你既已悔悟,便要好好修行,不要再执念于过去。”法海听后,心中感激不尽,他决定重新修行,一心向佛。法海在真心悔悟后,也重新修行,最终修成正果
白素贞、小青、法海以及许仙四人的因果关系也解开,功德圆满,最终得归天界。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虽然历经波折,但最终得到了圆满的结局。白娘子诗赞
• 雨中借伞结奇缘
• 雨中借伞结奇缘,不慎曾迷雾与烟。
• 法海枉施伎俩尽,情经劫后更婵娟。
• 断桥难断尘寰事
• 半是凡心半是仙,蛾眉空付一千年。
• 断桥难断尘寰事,西子湖畔续前缘。
• 情深意重
• 天予多情不予长相守,空自凝眸春风笑人瘦。
• 盼如潮汐一日看两回,归去同修金山对雷峰。
• 峨眉山下,清风洞前
• 峨眉山下,清风洞前,白蛇化人。
• 描形容体貌,天仙下凡,世间姿色,黯然失神。
• 观音指点,青蛇得遇,西湖高处寻恩人。
• 灵山封佛
• 白娘子灵山封佛,修行圆满,功德无量。
• 修得此身寻恩报,奈何物移星霜换。
• 观音晦点迷津处,西子清明水盈湖。
• 法海无情,许仙伤心
• 法海无情,许仙伤心,娘子施法漫金山。
• 悲恨处,误中人计,家人分离!
• 最恨伤天法海蛮
• 最恨伤天法海蛮,佛禅扫地恶迹斑。
• 深扼白娘亏一篑,未能灭顶漫金山。
• 法海被压五行山
• 法海被压五行山,悔悟归正,重新修行。
• 一回闻棒喝,万事已成灰。
• 我佛本慈悲,皈依不敢违。
• 聚到头时终须散
• 聚到头时终须散,缘来缘去缘如水。
• 一朝顿醒当年梦,方知恩爱转头空。
• 人易老,好梦短
• 人易老,好梦短,风尘漫漫烦恼缠。
• 情纵痴也终有完,不如清修把皮毛换,了无挂碍上灵山。
• 念佛一声,功德无量
• 念佛一声,功德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
许仙演义至此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