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对这篇课文感兴趣是因为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地是安徽,还有其中一些经典的句子很能引起人的共鸣,某些情节也很让人振奋。
后来在高中的时候就想读全本的《史记》,我那时候的高中没有图书馆,我是在一辆卖书的大车上买的。我记得好像是白话文版,但也读不进去,由于历史知识的欠缺和里面过多的人名和地名,很容易晕。
最后强迫自己囫囵吞枣式地读完,便束之高阁,再也没有翻起过。这次再碰到《陈涉世家》,没想到还是一样的感觉,读完课本节选的那一部分,就有点读不下去了。
本想着就摘录几个经典的句子纪念一下算了,后来想现在的学习又不是为了谁,怎能这样得过且过?于是对于畏难情绪的抵抗和对本文后半部分的好奇心战胜了我。
对于《尝试读一下〈陈涉世家〉全篇》系列,大家对这段历史很熟悉的可以选择不看,因为那只是我做的笔记而已。因为认真看需要花费时间,就没办法想其它的更文了。
我按照原文顺序,对着翻译,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看下来。碰到作者只一笔带过的不懂的历史知识,比如事件的前因后果、人名、官名等就查,有些打了括号的就是我的备注。
因为如果忽略,后面的内容就会云里雾里。
这次认真地读完后,我终于知道了我读不下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后半部分读来让人有一种懈气和失望的感觉。但这篇文章还是极具研究价值的,不管是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所描述的事件、所表达的思想还是从文学性方面来说。
下面我们就来捋一下这场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果以及司马迁和褚少孙对其的评价。
开篇就介绍了这次农民起义的两个关键人物陈涉和吴广的背景,是哪里人。第一段通过年轻陈涉与一帮农奴的对话描写,就突显了他的与众不同。
当时正值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从“怅恨久之”就可以看出陈涉早已不甘心受人奴役,已经在痛苦中不停地思考如何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境地。
他对伙伴们说出“苟富贵,无相忘”,就说明他非常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希望在这个群体中能有出类拔萃者,能有和自己同样心思的人。
当众佣者表示不理解时,他不免失望又自命不凡地说:“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说明他当时已有非凡的抱负,有反抗命运的决心,只是要等待时机到来后再施展自己的才能罢了。
没想到这样的时机果然到来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民调派去驻守渔阳,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成为戍守队伍的小头目。遭遇连天大雨,道路不通,估计会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若误了期限,都会被斩首。
而这次陈涉不孤单了,有了可以共同谋划的人——吴广。左右都是死,不如让自己死得更有价值:“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为国事而死)可乎?”
于是陈涉接下来对当前的形势和准备起义的有利条件作了一番精准分析:
(1)“天下苦秦久矣”是社会大背景,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
(2)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二世是靠赵高搞阴谋上台的,执政还不满一年,最高统治集团当中就存在着深刻的矛盾,由此也引起了更深刻的社会矛盾。
(3)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就是只剩下几户人家,仍然能灭掉秦国)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
而且这一预言最终成为现实:秦朝末期,楚国的反抗力量虽然看似微弱,但在范增的建议下,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的楚怀王,迅速得到了楚人的拥护和支持,最终在楚将项羽的领导下,成功地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4)秦二世已杀死了扶苏,但“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利用百姓不知扶苏、项燕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
并且陈涉这个策略的效果很快就得到了证明:起义军到达陈的时候,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的庞大队伍;在张楚政权建立的同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5)戍卒屯驻的地点大泽乡距秦首都咸阳较远,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易于突破;而因遇雨失期,已被置于死地的九百戍卒,则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
这足以表明陈涉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在危机时刻的果断与清醒,接下来就是怎么达成这件事了。
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先去占卜,预测吉凶。
作者司马迁在记叙这段的时候,特意点破“卜者知其指意”,卜者直接说“足下事皆成,有功”,至于“卜之鬼乎”,分明是在参与密谋。陈胜、吴广大喜,因为他们从卜者那里得到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
于是自导自演了两出骗局:鱼腹藏书“陈胜王”,篝火狐鸣“大楚兴,陈胜王”。“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表明这个舆论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预期效果,成功地骗过了一众戍卒,提升了陈胜的威信。
这种做法在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关头屡见不鲜。当广大群众畏天命的意识很浓厚的时候,举事者想要“威众”,以种种骗术把自己表现成受命于天的超人是最取巧、最见效的手法。
然而,陈胜、吴广自己并不迷信天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是他们的真实思想。
第二步,制造机会。在这一环,吴广展现了自己的才能。
吴广在众人面前表演了一出苦肉计,故意数次在醉酒的将尉面前说自己要逃跑,以此激怒他做出实质性的动作。将尉果真上当,用竹板打吴广,还拔剑出鞘想杀吴广,这成功地激怒了爱戴他的士兵。
吴广展露了他机智勇敢的一面,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名将尉。陈涉借助此时机,在士兵激愤的情况下来鼓动他们发动起义,陈以实情,失期法皆斩。
就算是没被斩首,也会在戍边途中死掉一大半。“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煽动性极强,是很多人心底的声音,所以最终得到了众人的拥护。
其实那两个将尉在大泽乡起义中并没有过失,只是因为他们是秦王朝势力的代表人物,在残酷的阶级斗争面前,充当了起义军的对立面,故难逃成为牺牲品的命运。
起义的仪式感也要做足,他们个个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
攻下蕲县后,陈胜和吴广及时派葛婴带领人马到蕲县以东开辟新战场,以便迅速打开局面,这说明他们在起义初期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成功地担当了领袖的责任。
陈胜在战斗中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这些都是领袖人物不可或缺的素质。
但马上农民思想的局限性也凸显出来,首先表现在诛杀葛婴的事件中(据说这个葛婴是诸葛亮的先祖)。葛婴作为陈胜的将领,到达东城后就立楚国贵族襄强为楚王,这显然是没猜对领导的心思。
实际陈涉攻下陈县后,被当地的乡官乡绅们一抬举,就迫不及待地立马称王,也有考虑欠妥之处,或许还不是最好的时机。先立楚国贵族后代为王,争取更多的群众支持,再联合其他起义军力量,壮大自己的队伍。
葛婴或许这样想了,但是听到陈涉已自立为王,就立马改变策略,杀了襄强,但仍然被陈涉处置了。那个时候也不可能随时发个信息,又立又杀,这个事情怎么处理都很尴尬。
如果杀葛婴暂且不提,那么杀合伙创始人吴广就有点让人目瞪口呆了。将军田臧等人一起谋划,随便找了个借口:“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假冒陈王的命令杀掉吴广。
事后还把吴广的头献给陈王,陈王非但没责备,还派使者赐给田臧楚令尹的大印,任命他做上将军。
吴广虽然是略写,但仍是这场起义重要的一环,他有勇有谋、对陈胜忠诚、受士兵们爱戴,而陈胜竟封他为“假王”,这本身就很值得玩味。
年轻陈涉的那一句“苟富贵,无相忘”是否还回荡在耳边呢?然而,他真的做到了吗?那是不可能的。
陈涉称王后,还真的有以前跟他一起耕作的伙伴去找他,对于已是天上地下的两人自然是很难见面了。最后这位客人使出了非常之招,勉强地见到了陈涉的面,可最后因为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也被陈涉杀害。
作者通过这位客人的视角描写了陈涉称王后的骄奢淫逸,宫殿之奢华,人之傲慢。
《史记索隐》里面也记载了陈涉的岳父和妻兄曾经去投奔他,并没有得到足够让人尊重的接待,岳父抛下一句“依仗强势怠慢长者,不能长久”,不辞而别。
《出师表》里说亲贤远佞,而陈涉的做法恰恰相反。《资治通鉴》里记载陈涉派半瓶酒周章去攻打秦国,就自以为安全了,博士孔鲋忠心劝谏说要恃仗自己的防备,不能轻敌。而陈胜说:“我的军事行动,先生不必辛苦担心!”
原文里也说“陈王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过,专门督察群臣的过失。将领们攻占了地方回到陈县来,命令稍不服从,就抓起来治罪,以苛刻地寻求群臣的过失作为对陈王的忠心。”
“凡是朱房和胡武不喜欢的人,一旦有错,不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就擅自予以惩治。陈王却很信任他们。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
《陈涉世家》最后引用了《过秦论》整个上篇的内容来给自己下赞文,这个不管是司马迁的原文还是褚少孙先生后来的补缀,都非常的贴切、妙不可及。
秦的覆灭由陈涉首事,强大的秦国有何之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把这个“仁义不施”用在陈涉身上似乎也合适。
总结一下陈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内部矛盾,将领背叛,不听陈涉节制,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残杀;战略失误,急功近利,迫不及待地称王,导致失去了与其他起义军联合的机会;贪图享乐,失去人心。
除了以上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秦军实力依然强大且组织严密,而起义军主要由农民组成,组织性差,战斗力较弱,难以与训练有素的秦军抗衡。
陈涉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名字在历史上注定是不可抹去的一笔。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足可以见他对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
因为“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而陈涉在其中算是一个特例了。班固后来写的《汉书》,就把陈涉归为了“列传第一”,这足可以见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这就是司马迁让人佩服的部分。不仅如此,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使“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的骗术昭然若揭,而且《高祖本纪》中也对刘邦制造的斩蛇之类的神话持保留态度,这都体现了他进步的历史观。
刘邦斩蛇:汉高祖刘邦做沛县亭长的时候,为县里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刘邦估计这么下去不逃跑也是死,就把人都放了。
刘邦带醉行走在丰西泽(丰县西的涸泽地带)中,让一个农民在前面探路,遇到一条大蛇,刘邦说这有什么害怕的,于是过去拔剑把蛇从正中间斩成两段。
后来就有一位莫名的老太太在刘邦斩蛇的地方放声痛哭,说她儿子是白帝子,变成蛇横在路上,被赤帝子杀了。显然这个赤帝子就是指刘邦了,所以真心跟随刘邦的人越来越敬畏他。
秦始皇曾经说:“东南方向有天子气”。刘邦怀疑秦始皇说的就是自己,于是就躲到芒砀山的深山老林中,但每次吕雉都能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找到他。刘邦很奇怪,问是怎么回事,吕雉说每次他在的地方上方都有云气凝结。
沛县的人知道后,许多人都来归附刘邦。
还有后面全文引用《过秦论》,表面上是在分析秦朝为何而灭亡,秦朝施行暴政,过分迷信武力,因而失掉民心。而汉朝当时与匈奴之间的战争也少有停过,这是不是也在提醒汉朝的统治者要与民休养生息呢?
像《史记·匈奴列传》里面司马迁就对汉武帝不停地进行征战,耗费人力物力,特别是对他的不知择贤、任人失当等,做了含蓄的讥讽。
而不知择贤、任人失当这点在陈涉的身上表现的也很明显,我发现我越来越能感知《史记》的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