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 第456天
《楚归晋知罃》:看待问题要客观(一)
篇目简介
本文选自《左传·成公三年》,作者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主要讲述楚晋交换人质时,知罃以巧妙的言辞应对楚共王的句句逼问,最后赢得尊重的故事。
篇目原文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这篇文章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叫“知罃”。“楚”和“晋”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故事其实是特别多的,大家可能比较知道的是晋文公的“退避三舍”、“城濮之战”,这个就跟当年的楚国和晋国有关系。
当然在晋文公那个时候,晋国是霸主,晋文公死了之后,晋国就越来越不行了,但是楚国后来也出现了一个很厉害的人,大家知道他叫楚庄王。所以在今天的这个故事当中,楚国的国力可能要比晋国稍微强一些。
那为什么这个题目叫《楚归晋知罃》呢?“归”就是“放”的意思,放他回家。
知罃是晋国一个重要的大夫,这个“知”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智力”的“智”。智罃的这个“智”字是他的氏,相当于他们这一支的分支叫智氏。智氏后来在春秋的末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家族,是晋国的六大家族其中一个。
那这个知罃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人,但他的重要程度可能比他的父亲要低一点。他的父亲,在这篇文章里面也会出现,我们一会再来详细地了解知罃的身世问题。
我们先来讲一讲,“楚”为什么要把知罃放了?
要讲这个事,我们先得说“楚”为什么会把知罃给抓了?这是因为在公元前597年,当时楚国和晋国打了一场很大的仗。这场战斗在“邲”这个地方,所以我们又叫它“邲之战”。
在邲之战当中,晋国军队被打得很惨,而知罃当时作为上场作战的将军,他就被楚国人给活捉了。
但是,这里边出现了另一个人,就是荀首。荀首作为当时晋军当中的重要将领,他很能打。虽然我们军队被打得大败,但是他在逆境当中自己带着小部队翻盘,做了几件很厉害的事:
第一是把楚国的公子,这个公子就是国君的儿子——楚王的儿子“谷臣”给射伤了,并且给活捉了;
第二就是直接射死了楚国的一个“连尹”,这个连尹叫“襄老”。
所以,荀首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人。那荀首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知罃的爸爸,知罃是他一个很喜欢的儿子。
我们今天来看这个文章,第一段它说:“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的就是晋国人把楚国活捉的这个王子,叫“谷臣”,以及被荀首射死的,楚国官员的尸体,都要还给楚国。因为把尸体还回去也很重要,让他们可以得以安葬。当然,还有楚国的公子也要还回去。
为什么要还回去?是为了换俘虏,换晋国的知罃回来。所以讲了这句话之后,大家觉得是不是其实是晋国比较主动,晋国在有求于楚国的感觉?
那楚国人为什么会答应呢?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因为“荀首佐中军矣”,就是知罃的父亲当时在晋国地位已经非常高了,已经是中军了,中军相当于是三把手了,他的儿子,当然对于晋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晋国提出了这个要求,楚国人也答应了。
但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楚国人为什么要答应?大家可能会觉得,是不是因为荀首的地位很高,楚国人为了讨好晋国就答应了。其实这只是很小的一方面原因,背后没有讲的还有一件事,就是:楚国其实已经有人在背后运作这个换俘虏的事情了。
那是谁在运作呢?这里边叫作“申公巫臣”。这件事情实际上发生在邲之战之后的九年。你想一下,九年,尸体都该烂掉了,然后这个谷臣也被关了九年,知罃也被关了九年。九年之后,突然间楚国的申公巫臣就向楚王提出一个建议,他说:“要不咱们就把这个,连尹襄老的尸体要回来?”
你想,连尹襄老都已经死了九年了,怎么突然要这么一个尸体?这里边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申公巫臣实际上是为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叫“夏姬”。
夏姬本来是郑穆公的女儿,她是一个郑国的女子,长得非常漂亮,漂亮到什么地步呢?漂亮到她自己的哥哥都喜欢她的程度。
夏姬的哥哥叫公子蛮。夏姬在当时还没有出嫁的时候,年纪轻轻的时候,她就跟这个公子蛮搞到一起去了。公子蛮三年之后就死了,最后夏姬就被嫁到了陈国去,嫁给了陈国的司马,所以她才叫“夏姬”。
这个司马是夏氏,夏姬嫁过去之后,她有点克夫,这老公过两年又死了。然后陈国的国君,陈国的几个大臣,又跟这个夏姬搞到一起,就说明夏姬长得真的很漂亮。
夏姬的儿子长大了之后,发现自己的妈妈跟陈国国君,还有这几个人,包括陈灵公他们都有染,所以她儿子非常生气,就把这个陈国的国君杀掉了。两个陈国的大臣连夜逃走,逃到了楚国,当时还是楚庄王在位。
楚庄王一看,陈国内乱,我现在是不是就有机会带兵,有借口打到中原去?所以楚庄王就带着军队打到了陈国,把夏姬那个作乱的儿子给杀掉了。
楚庄王觉得很好奇,为什么呢?因为夏姬当时已经五十岁了,他就想说:“一个五十岁的女人竟然能够被陈国的国君,陈国的两个大臣,全部都这么地喜爱,这不太可能,那我见一面。”
结果,这个楚庄王一见就决定纳她为妃,当时申公巫臣就立刻出来说:“不行,大王,说我们楚王去打这个陈国,我们是正义之师,你最后成了你个人的一己私欲了,这事绝对不能干。”
当时还有一个人叫“公子侧”,楚国的公子侧也在这劝,他说:“这事绝对不能干。”楚王说:“那好吧,不能这么干的话,这夏姬要怎么处理呢?要不就赐给公子侧。”公子侧说:“我不要,她都五十了。”最后一见夏姬后说:“好,就她了。”
申公巫臣就在旁边讲说:“不行,她这个祸国殃民的女人,而且克夫,你作为一国公子不能这么干。”公子侧于是就跟巫臣说:“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想什么,你肯定也想要她。”所以其实申公巫臣就一直惦记着这个夏姬,惦记了很多年。
后来申公巫臣就想说,怎么才能够得到夏姬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夏姬回到她的母国郑国去。而郑国处在晋国和楚国这两个大国之间,他说:“她可以去协调我们两个大国的关系。”所以后来申公巫臣就向楚王觐见,他说:“我们要把这个夏姬派到郑国,去运作一下换这个俘虏的事。”
当时,夏姬也没有嫁给公子侧,也没有嫁给楚王,当然也没有嫁给申公巫臣,那她到底嫁给谁了呢?她嫁的那个人就是被射死的连尹襄老,所以夏姬这次去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换回自己死去老公的尸体。
最后楚王说:“那行,那你就去运作。”所以实际上,这件事情背后的运作者是楚国人。楚国人找到郑国,说:“你赶紧去跟晋国协调一下说我们想换俘虏。”
郑国人当然很高兴,就跑去找晋国。晋国人一看,说:“很好,因为我们的谁被抓了呢?晋国大将——知罃被抓了,我们赶紧把他换回来吧。”
楚国人就趁势说:“没问题,我们挺愿意的,我们答应。”实际上背后有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
楚国人就答应了这件事,所以后面就准备换俘虏了。当然,尸体已经送回去了,然后公子谷臣也已经送回去了,现在就剩下晋国人知罃现在还被关在楚国,楚国准备把知罃送回去,所以楚王接下来就跟知罃发生了一段对话。
楚王在送知罃回去之前,他就讲了一段话,他说:“子其怨我乎”,就是“你该不会怪我吧,你心里一定对我有怨恨吧。”他为什么会问出这句话?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觉得在过去的这九年当中,知罃在楚国过得怎么样?他一定过得很差。两个大国交战,然后你被人在战场上活捉,完事关了九年,这九年也一直不放你,不可能对你好吃好喝好伺候的,肯定是过得很差的。
所以在要把他送走之前,楚王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说:“你怨不怨我?”那他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因为知罃回去之后,他是谁呢?他是晋国很重要的三把手——荀首的儿子,荀首现在在晋国是举足轻重的。
所以楚王其实想通过这件事情,判断未来晋国会跟自己怎么样相处,所以他问:“你会不会怨我?”
那知罃的答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知罃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
这句话什么意思?他是在说:“我们两个国家打仗、开战了,我自己没有本事,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我的职责是什么?我的职责是打败你们楚国人,但是我在战场上被你们活捉了,我成了你们的俘虏。”这个“俘馘”就是“俘虏”的意思。
他说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我在战场上被你们楚国人打败,又被你们活捉,你没有拿我来杀掉祭旗就不错了,你还现在把我放回去,这是你对我的好,我怎么会怨你呢?”
结论叫做“臣实不才,又谁敢怨。”“是我自己没本事,我有什么好怨恨的”。
这段话我们读完之后要去想一个问题,知罃这段话是真还是假?
第三十七课
《楚归晋知罃》:看待问题要客观(二)
那这段话我们读完之后要去想一个问题:知罃这段话是真还是假?其实就我的判断,我觉得他是真。
为什么呢?就是你现在实际上已经没有必要去回避了。因为如果我真的对楚王有怨恨,我可以直接说,楚共王可以给我做解释。我说:“我在你这九年吃了好多苦,受了好多苦,你们人对我特别差。”然后楚共王说:“真不好意思,那给你送点什么东西或者怎么样,都可以。”
因为这件事情是不可能被取消的,它跟我们前面讲的《阴饴甥对秦伯》还不一样。《阴饴甥对秦伯》那个时候,有没有可能不放晋惠公?有可能。但是今天这个故事,有没有可能不放知罃?没可能。因为晋国人已经把公子放回去了,已经把连尹襄老的尸体运回去了。
所以这个时候,楚国人是一定会放知罃的,只不过是在放他之前问了一句:“你对我什么态度?你恨我吗?”所以知罃讲的是:“我不恨你。”
那这其实是知罃自己去思考和判断问题的一个方式。我们今天很容易去喜欢一个人,感激一个人,也很容易去讨厌一个人和恨一个人。
比如说我是这个公司的,你是我们竞争对手公司的,我可能会很讨厌你,我觉得天然就对你这个人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想法,因为我们是竞争对手,但是你会发现知罃不是这么看问题的。
知罃想的是什么呢?我们两个公司打架太正常了,那最后你们把我们灭掉了,是你们人不好吗?不是,是我们自己没本事。这是知罃思考问题的方法,他是非常客观的一个人。
他说:“我被你抓到这来关九年,我没什么好怨你的。为什么呢?我们两个国家打仗,这打败了是很正常,打伤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我没本事,没有打赢仗,被你们活捉了。你捉了我之后你也没杀我,你现在还要把我再放回去,你没有对我特别差。”
所以他说:“只是我不才,只是我自己的问题。”“又谁敢怨”,“我能怨谁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们今天很多时候,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你对我不好,或者我这次比赛输了,一定是你的问题,你这个人特别讨厌。其实不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回来找自己的问题。输了,是不是我们自己没本事?这是知罃思考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他是很客观地去看待这个事的。
那知罃讲完这句之后,楚共王就知道说:“好,知罃不怨恨我。”这句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那接下来楚共王又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你不怨我可以,那你感激我不?就我现在要送你回去,你是不是感激我?”
那关于这个问题,知罃会如何回答,我们继续来看。
楚共王现在相信知罃是不恨自己的,然后他又问了一个问题:那你感激我吗?文章里面讲:“王曰:‘然则德我乎?’”这个“德”是一个动词,就是你觉得我对你是不是有恩德的?
那知罃怎么说呢?他说:“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其实翻译过来很简单,就是:“我们两个国家,各自为各自的国家着想,为了两国的和平,现在决定交换各自的俘虏,相互原谅自己当初对别人犯的这个过错。那你们现在两边都准备放俘虏,跟我有关系没有?知罃回答说跟我没关系。”
也就是说:“你楚共王是不是因为觉得我知罃特好,你想对我好,你把我放了?不是,你是拿我去换另一个俘虏的。你们两个换俘虏,只不过是为了两个国家各自的考虑。”那这叫做“臣不与及”,就是我没有参与这回事。“其谁敢德”,就是我能感激谁呢?我谁也没法感激。
我觉得这个话就说明知罃真是一个很通透的人。我们今天有时候会去判断说谁谁谁对我有大恩大德,但其实有的时候他并不一定是为了你,他有可能只是为了一些别的事情,顺带着做了一件让你受益的事,但是我们可能就觉得他是对我有恩的,他是对我好的。
那其实知罃是看得很清楚的。包括这次他可以从楚国被放回去,知罃非常清楚这个事跟他没关系,楚共王是出于他自己国家的考虑,那知罃的国家是出于他们国家的考虑。在相互交换俘虏这个事情上,知罃并没有任何的参与,所以他谁也不感激,他是一个非常清醒的人。
知罃讲完这个话之后,楚共王又忍不住发问了,他说:“子归,何以报我?”这个意思就是:“你回去之后会怎么对我?”
这个“报”大家不要以为是“报恩”的意思。不仅有“报恩”,“报仇”也是“报”。这个“报”的意思就是回馈,意思就是说:“你这次回去,你对我会是什么态度?”
我前面已经讲过了,知罃的父亲荀首在当时的晋国是非常有权势的,那么知罃这次回去之后,他对于楚共王的态度,以及他对于楚国的态度也会影响整个晋国对楚国和楚共王的态度。
所以楚共王问了这句话,他的意思就是说:“我现在把你放回去,后面我们两个国家会怎么相处呢?你们会怎么对待我?怎么看待我呢?”那知罃就说了:“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我也不怨恨你,你对我们也没有什么恩惠。”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他问我说:“我回去之后会怎么对你?”我说:“你对我也没有仇,你对我也没有恩,我不知道该怎么对你。’就“就我该怎么对你怎么对你。”就是这个意思。
楚共王听了这个话之后会怎么反应呢?楚共王就忍不住问了,他说:“虽然,必告不榖。”这个“不榖”就是对自己的谦称,意思就是说:“你说对,但是你总得给我一个态度。”就是楚共王发现他怎么问也问不出知罃的态度来。
问:你恨我吗?不恨我;问:你感激我吗?不感激;你回去怎么对我?我也不感激你,我也不怨恨你,我该怎么对你就怎么对你。
然后楚共王就说:“你就告诉我,你到底会怎么办?”这个时候知罃就说了:“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感谢你的恩惠,我作为一个罪臣,可以拖着我这把老骨头,回到我们晋国去,但是我回到晋国之后,我的遭遇是不确定的,为什么?因为我是一个败军之将,我在敌国被关押了九年。我现在回到晋国,有没有可能因为我是晋国的罪人被干掉呢?这是有可能的。”
所以知罃讲到的第一种可能,叫作:“寡君之以为戮”“我可能回到晋国就被杀了,你就别问我会怎么对你了,我回去就死了,你说我能怎么对你。”
但是他后面也说道:“如果我是这个结局,我心安理得,‘死且不朽’,我觉得我是个英雄。”为什么?因为“我是堂堂正正地上战场,跟敌人作战,不敌,被人抓了,回来之后,然后殉国。”他说我这叫“死且不朽”,这是我的第一种结局。
第二种结局叫作:“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这是什么意思?第二种结局是有可能我们晋国的国君赦免我了,把我交给了晋国的大臣,“首”就是他的父亲荀首,“但是我可能被交给了荀首处置。”
也就是说:“我回到晋国的第二种可能是,晋国的国君不杀我,让我的父亲自行处置,那我的父亲有可能怎么对待我呢?他可能也会怪罪我,就你(指知罃)作为我们家族重要的一个孩子,然后让我们的家族蒙羞,让我们的国家蒙羞。”有可能是“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他有可能会在我们宗庙中,把我杀掉。”
这个叫作“戮宗”。那这个结果“亦死且不朽”“我也是觉得光明正大,为了我的族人献出生命,我也觉得没问题。”
那如果这两个都没有发生,知罃的第三种结局可能是什么?
第三十八课
《楚归晋知罃》:看待问题要客观(三)
那如果这两个结局都没有发生,第三种结局可能是什么?就是我们国君也不杀我(指知罃),然后我们的宗族也不杀我,他们有可能让我继续地在我们宗族里面做事情。
后面他就说:“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这个说法是一个很谦虚的说法,就是说:“如果他们没有杀我,让我在我们的宗族当中,继续地履行职务,也许某一天论资排辈,按照次序轮到我主事了,这个时候我作为晋国重要的臣子,是不是有可能带着一支军队,在外面保护我的国家?”所以他用了一个很谦虚的说法叫作:“帅偏师以脩封疆。”
我们读了这么多《古文观止》,你们知道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是非常谦虚的,我讲到我们国家的军队叫作“偏师”,这是一个谦卑的说法。知罃说:“我有可能的第三种情况是,没有被杀掉,然后机缘巧合也罢,论资排辈也罢,最后我还是在晋国有了一定的权力,能够指挥部队作战。那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有没有可能再次相遇呢?有可能。”
“虽遇执事,其弗敢违。”“执事”就是对他楚共王的敬称,“虽然有可能再遇到你,即便有可能再遇到你,在战场上相见。”
“其弗敢违”,这个“弗敢违”什么意思?就是:“不敢违背我的职责”。
所以你看知罃讲话是非常有原则的。他说:“你对我也没有恩,我对你也没有怨,我们两清。未来我回去之后,我自己的遭遇可能有几种情况,被国君杀掉、被宗族杀掉,当然也有可能没有死,继续带兵打仗,未来也许我们还会相遇。但如果当我们再次相遇的时候,我一定会继续认真履行我的职责。”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我一定会用尽我全部的精力、全部的力量,我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反叛之心,我是效忠于晋国的,我绝对不会分心去听你楚国的话”,或者“因为我们今天的这一点点小小的交往,也许你有一点小小的恩惠于我,把我放回去,我就对你心存感激,最后战场上跟你眉来眼去,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做的事情是‘尽臣礼’作为一个臣子,我应该做的事情,我要把这些事做好。”
所以你看,这是中国古代的人特别了不起的观念:他们觉得我们去做事,永远是做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做我们想做的事。我们想做的事很多,我们可以做的事很多,但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很少。
所以知罃讲:“我其实思考这个事很简单的,你问我后面会怎么对你,我说该怎么对你就怎么对你。我永远是守一个字,这一个字叫‘礼’。”
我们今天可能谈到“礼”这个字,大家会觉得是不是礼貌?不是的,这个“礼”其实就是规矩,只不过它是“刑”之外的另一种规矩。“刑”可能是:“你如果触碰了,我就要惩罚你了。”
而“礼”是:“我给你规定好这个框,你不能出去,你要按照我的规矩去办事,这是“礼”。所以知罃说:“我做事情是循礼的,不是循人情的。”你看,这是知罃的态度,他说:“所以报也”,“这就是我将要回报你的方式。”
读到这里我们会觉得知罃这个人真的很了不起。因为作为一个被关押了九年的人,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受尽了折磨,那现在终于有朝一日可以回到自己的故国了,而且他的父亲也是国家的三把手,很厉害。
楚共王就跟他讲说:“你回去之后打算怎么对待我?怎么着,我对你是有恩还是是有怨?”你会发现知罃仍然非常冷静、非常客观,他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这次被放回去,既不是楚王的功劳,也不是自己值得炫耀的资本。
知罃的回答是:“回去也是一个罪臣,因为我当年在战场上失败了,被别人给抓了,我是有罪的。我现在回去,人家也不是冲着我,是因为两个国家想要修好,那回去之后如果死了,我觉得死得没有问题,被杀掉也没有问题。”“死且不朽”,“如果让我活下来,我一定继续地尽忠职守。”
所以我们说,知罃这个人看问题特别客观、冷静。他讲完之后,楚共王直接就被震撼了,就说了一句话,他说:“晋未可与争”,“晋国我们灭不掉,不要再跟他们争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晋国大臣是这个样子的。
为什么有的国家让我们肃然起敬?不是说这国家特漂亮,这国家高科技,这国家特有钱,这国家人长得怎么着,都不是。这个国家让我们肃然起敬,是体现在这个国家的人说话和做事上的。
有些人讲话的时候、做事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些人特别有原则,然后你觉得这些人看问题很客观,然后他们有非常了不起的自己的信仰,或者自己的职守,我们就会肃然起敬。
这个时候,知罃的这段话使得楚共王肃然起敬,这是很了不起的事。因为知罃是一个俘虏,一个战败者,他被关了九年。现在楚共王要送他回去,结果他讲了几句话楚共王就很尊敬他,甚至因为尊敬知罃这个人进而尊敬晋国,你不觉得知罃非常厉害吗?
所以楚共王就说:“重为之礼而归之”,给知罃送了很多的东西,让他走了。
今天的这篇文章,我觉得其实能够教会我们很多东西:
第一个就是,我们平时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客观一点,不要带着主观情绪。
就像知罃被人关了九年,如果从主观情绪上说,你说他有没有怨气?他百分之百有怨气,现在楚共王要放你回去,你高兴不高兴?百分之百很高兴,但这都是主观情绪。
客观情况是什么?是分析我为什么会被抓,是因为你讨厌我我才被抓吗?不是,是因为我没本事,两个国家打仗,我被抓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第二个就是你为什么会放我?是因为你喜欢我所以放我吗?也不是。因为我们两个国家准备修好了,相互交换俘虏了,所以你放我。所以我为什么要感激你呢?
然后我这次回去,我老爹在这个晋国很有势力,但是我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回去?我是以一个当年的战败之将的身份回去,我有没有可能被杀掉?当然有可能了。为国捐躯,“死且不朽”。
我的国家有没有可能原谅我?也有可能,那原谅了我之后我还有机会,我会怎么办?继续地尽忠职守,尽一个臣子应该做的本分,对我们晋国忠心耿耿,这就是知罃整个的态度。这个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
第二个就是,楚共王在听完这个话之后,他对知罃的判断,我觉得这个也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
我们今天很容易觉得什么呢?就是我讲这个话你爱听,你的态度就对我好一些;我讲这个话你不爱听,你的态度就会对我差一些,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如果知罃是为了讨好楚共王,他完全可以不讲这段话。他可以说:“我不怨恨你,你这次送我回去,我特别感激你,我将来一定孝犬马之劳,回去之后你放心。我爸爸很有势力,然后我回去之后呢,作为他的儿子,我肯定很快就能掌晋国的权,到时候我们一起打仗的时候,或者怎么样也好,我肯定这个会报答你的恩德。”
知罃没有这么讲,他这么讲当然楚共王会高兴一下子,但是知罃绝对不会赢得楚共王的尊敬。
想要赢得别人尊敬的人,必须得有自我,一定是做事情有自我、有原则、有操守、有信仰。
所以这是我们读这篇文章,我想可以提供给大家的一点收获。那关于今天的这篇文章,我们就读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