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人物图?
1、提出规则:你可以用颜色或者用铅笔都可以,在画上画一个人,尽可能以最佳的水平画出人物,人物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要只画脸,也不要画火柴人。(可以画现实中的人,也可以是想象中的人,可以画自己喜欢的人,或者讨厌的人,可以画自己的家人,朋友,同学,老师周围的人,陌生的人,看到书中的人,也可以是动画片里的人。游戏中的人。)
2、先画一名男性或者女性,要画出完整的人,不要只画脸也不要画火柴人,然后选择一个和第1幅绘画中人物的性别相反的人。并给人物取个名字并写在纸上。
患画者如果在绘画过程中,再次反复询问或者说不会画,这就证明他不太遵守规则,也可能想投机取巧旁敲击侧,老师不要回答,可以重复一下规则就行了。如果是自言自语,也不要理会他,可能是想降低压力,投石问路。
让画者画两幅画,目的是为了了解他内心的认知和他的人际关系,打开画者的思路,抛砖引玉,破除他的防御力,说出内心的想法,呈现他的人格特质。对于青少年(小学高段,初中生都很理想),这样能够与画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减少防御性,能够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画者画出来的人,一定是他最在意的人!
结构:定量分析、绘画的尺寸比例、布局、线条特征、细节或者强化、阴影的描绘、使用颜色、性别、整体印象
形态:人物的定性、人物形象或者形态,必要细节,配饰
尺寸比例:
大图:有浮夸的感觉、内在控制发展不良(自高自大)处处显摆自己。
小图:胆小、羞怯、离群、不安全没有安全感
人物高度:
过高:过度强调自我以及对环境的重视不够,冲动,可能存在敌对,如果绘画画面是控制性的,则反映出过度的幻想。
过矮:环境体验对画者有压制性感受到自我不足,对环境刺激有问题,退行(就是做出的行为与年龄不相符)有婴儿期的倾向。
布局:人物没有放置在中央,反映画者对环境方面存在能力上的限制,或者是倾向于回避环境。
如果人物放置在纸张中央,表现为自我管理,有安全感。如果利用纸张的底部作为地平线,说明没有安全感。
如果人物越来越画在纸张的左边,说明画者更关注过去和自己,人物靠近纸张的右边,画者是对未来或者环境的控制性过度关注。
如果画在高处,表明成就的标准高,寻求在幻想中获得满足,让自己保持冷漠和难以接近,在应对环境时焦虑和不安。
如果画在低处,表明有不安全感,不满足感,情绪低落压抑,倾向于具体化,无目标、无作为,有无助感。
讲画:(不要提出指向性的问题,要提问开放性问题)
1、按照绘画的顺序,和我说说这两幅画的内容。这个人几岁了?生活在哪里?个性怎么样?在干什么?对他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于未来有什么计划?他们彼此认识吗?是什么关系?
2、说说你画的是谁?有什么背景?你和他有故事吗?如果画的人是自己,说说你有什么特长?有什么故事?有哪些开心的事和烦恼的事?
测试的材料:
纸张:A4 A3都可以。
笔:铅笔和橡皮,油画棒、彩色铅笔。
在绘画过程中,如果画者反复用橡皮擦拭,涂改,能充分体现了画者关于错误、挫折的容忍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代表他不能够接受一点点错误和委屈,有点刻板,要求完美,有焦虑情绪,有强迫倾向,无限接近完美,自信心不足。
如果用尺子绘画,表明画者刻板,没有弹性,中规中矩,生活中要求完美。
基础理论知识:
当你想要获得关于画者的人格以及他们所在的环境中的反应和行为信息时,你必须要把所有结构性的评估(根据画面进行投射性提问)和读于符号的定性(象征意义)解读联系在一起。
警告:不要割裂地看待这些符号!
树木人格测试的解释系统:
直观凝视阶段:
把握画的基调,试着思考画者的整体状态。
仔细分析绘画中的特殊要素。
根据解释目的整体融合。
格式塔标本技法的绘画测评解释的共同原则。
学习记录了这么多,主要是为了加深记忆!努力学到更多精髓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