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理解一下新与旧的冲突,新就是海洋文明的成长和发展,旧就是传统农耕文明的停滞和保守。
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就是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它的特点就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土地是不能动的,农民固守着土地,造成了中国的封闭和落后。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者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关系,小农经济越牢固,专治统治就越长久。
明朝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的海洋文明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成长,但许老师说:“尽管明代以后南方的海洋文明开始崛起,但南方的商人们缺乏政治意识啊。商业再繁荣、腰包里再有钱,也不敢转化为对王权的政治要求。”
那么,中国商人的政治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醒的呢?我觉得应该是进入近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的不断冲击,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不断回应西方的冲击之下,政治意识也逐渐的觉醒。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把中国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同时,他的巨大冲击力,也使中国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商人的政治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
近代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但是就是这块殖民地却成为了中国望向世界的窗口,也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一个媒介。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洪仁玕就是在这里接触到了英国的政治制度,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甲午中日战争后的维新变法运动领导人康有为曾经到过香港,在这里接触到了英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萌生了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设想。中国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在檀香山长大,接触的是美国式教育,所以他的民主革命目标就是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戊戌变法的政治目标彻底失败,虽然他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也没能在中国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虽然他把专制的皇帝彻底的赶下台;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新旧冲突中旧力量的顽固和强大。中国的富源辽阔,生长着遍地的小农经济,千年的小农经济要实现转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大家可以想象就像一个200斤肥胖的病人,要转一个身是一件多么费劲的事情。
所以导致近代的中国长期以来处在新与旧的冲突中。但旧力量还是渐渐的力不从心,新力量还是在不断的茁壮成长,到了今天中国的海洋文明最后推动中国成长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正在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