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我就在县西南某小村隐居了,村庄镶嵌在群山之间,沿着小溪一列排陈约略有三十户人家,极为静谧,宛如世外桃源,大概十年前,我在村东高处购置了一块地皮,委托朋友设计建造了一栋三层小别业,取名味斋,连年来陆续往家中添置桌椅与书本,渐成规模,以至于过惯了都市生活的儿孙们都将这里当成了度假的好来处。
我于壬寅年夏初正式成为味斋的主人,山乡怡悦让我顿忘千万烦恼,因时间充裕,作息安排得以宽松舒适,大致是每天上午创作,午后垂钓,傍晚前与妻子一起料理菜园,天气清朗的夜里还会仰观星像,居住日久,竟体味到了渊明高卧北窗之悦然,采菊东篱的逍遥。
味斋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因地势较高可全天采光,这种全室洞亮的环境让我心情明澈,创作也相当地顺利。
去年年底,H市出版社的刘主任向我邀稿。
“就是那部您曾经提过的历史小说,应该是某次座谈会吧,我略读过大纲,甚觉有新意,不知先生是否有详备的创作计划呢?”
那是我曾经策划的一部关于本地历史的小说,同僚们皆认为很有写头,然而因为资料匮乏,创作屡屡搁浅,断断续续至今仍未成规模。
那天我与刘主任在十六楼的办公室里又聊到了这部作品。
“啊,有些创作难度,计划暂停了。”我回答。
“大部头的作品的确需要精力,不过一旦写出来说不定就是新的代表作,我倒认为先生可以试试看。”刘主任温和道,“如果有什么困难的话,可以提出来,我这边尽量帮您解决。”
我略作考虑,道:“人老了精力有限,如能安排几个年轻人帮忙找资料,或许写起来会更顺利。”
刘主任道:“可以让实习生帮忙,年轻人需要锻炼,更何况与您合作。”
于是乎这部小说的写作计划在今年年初重新启动了,那几个需要锻炼的年轻人委实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帮我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我的创作也得以顺风顺水。
书房位于味斋二楼左边,窗前就是我的书桌,书桌方向略向西斜以避开清晨的阳光,我爱春秋两季的风,故此书房的窗户特地选用老式的推拉窗,窗台朝外延伸约摸半米,摆有芦荟、绿萝等植物。
总之,非常惬意。
每日午前是我的黄金创作时间,用过朝食后我便不再走出房门,潜心写作。
有了海量的资料,我得以尽情地构思小说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汹涌的灵感让我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心中似有无尽的新意与陈说不完的块垒。
我遽然惊觉,人生六十才是文学之路将将开启的时候。
到了甲辰年的春天,小说已经行进大半,为免错漏,停笔几日,复读之前所写,适加增删。
约是三月底的某个晴天,我遇见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