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们集中讨论了在上一个科技周期的末期,即1980年代,全球普遍陷入长期经济衰退,具体表现为高通胀,有的国家物价涨幅高达1倍以上,以及高失业率的“双高”特征。
高通胀与高失业率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经济衰退下,各国政府试图通过财政刺激经济,但是财政收入却无法承受长期财政支出的负担,财政债台高筑,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各国央行开始发行货币以填补财政“窟窿”,就是我们所谓的“银行成了财政的钱袋子”,松弛的财政预算和货币超发导致物价长期持续大幅增长。
可是因为处于50年科技周期的10年衰退期,财政刺激并不能改变经济衰退的趋势,因此,高失业率伴随而至。
不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不约而同的约束财政预算,控制货币发行来控制通胀。英国通过国企改革控制财政对国企亏损的补贴来约束财政,美国则通过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减少财政对货币的依赖来约束财政,从而打胜了经济转型的第一仗。
同期,苏联面对的问题则是生产力不足,需要通过计划经济转型,提高生产力来促进经济转型,只不过政治因素影响了本已取得一定成果的“新经济”改革。到1990年代,戈尔巴乔夫政府急于求成,匆忙引入了“休克疗法”,妄图在1年半的时间内完成改革。要知道即使是英国和美国这些所谓的市场化经济体都用了将近3年的时间才控制住了高通胀,苏联政府的急功近利必然导致最后的惨败收场。
那么,苏联为何突然实施“休克疗法”呢?
原因就是“休克疗法”有个极为成功的案例,即南美国家玻利维亚。
1980年代,玻利维亚面临着高达240倍的物价上涨,经济衰退,经济下降30%。1985年,玻利维亚政府采取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的建议,实施“休克疗法”。核心内容就是紧缩财政和货币,货币贬值,国企私营化和重组债务。仅过1年,玻利维亚就控制住了通胀,并且1987年经济就实现了正增长。可谓是效果惊人,震惊世界。
此后,萨克斯开始在东欧各国和苏联兜售其“休克疗法”,但是实践中均未见成功。
其实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开出的药方也是“休克疗法”,代价是极为惨重的,此后泰国彻底褪去“亚洲四小龙”的光环,韩国则通过电子产业转型获得新的增长。
萨克斯将“休克疗法”总结为三化,即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稳定化即紧缩财政货币,自由化即实行市场价格,私有化即出售国企。
参考英美经济改革,我们会发现都有这“三化”的影子,但是,这“三化”只是表现,并不是实质。
例如稳定化即紧缩财政,美国央行就是通过约束财政预算,减少发行货币来控制通胀的,因此控制货币超发的症结在于控制财政赤字。具体措施参见2024年9月25日的文章《1980年代的美国货币改革》
又例如私有化,即出售国企,当时的英国国企长年亏损,财政补贴亏损,不得不发行货币弥补财政赤字,因此控制货币超发的症结在国企改革。具体措施可以参见2024年9月11日的文章《1980年代的英国国企改革》
而苏联当时的经济问题并不是高通胀,而是低生产水平,因此紧缩财政货币反而打击了本已低落的生产力,可谓是给久病的患者最后一击,药不对症了。
当然,生产力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计划安排导致人民生产积极性低,同时生产与需求不匹配导致工业浪费与农业短缺的矛盾。通过价格改革,用市场机制引导生产满足需求,并由此调动生产积极性才是解决经济问题的关键。
由此可见,休克疗法中的稳定化和私有化都不对症,只有自由化对症,但是,当时苏联90%以上的商品价格由计划决定,试图通过一次性放开价格实行快速自由化,必然导致价格暴涨,可谓是“雪上加霜”了。
其实,中国在1980年代面临的经济问题与苏联相似,中国同期实行了计划经济转型,转型的核心正是价格改革,自1978年到1998年,长达20年的时间,中国才完成价格市场化改革,并实现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此期间,中国仍面临了“价格闯关”的失败教训,可见价格改革道路漫长且挑战重重,根本不是“休克”了就能达到的。
下周我们将讨论《1980年代的中国计划经济转型》,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