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临沂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显著增加
2022年,在当地环境及其他管理部门和临沂市“一市一策”驻点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临沂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年度PM10、PM2.5、SO2、NO2、CO和O3浓度,相比于2019年分别下降了37.6%、29.8%、23.1%、31.3%、18.8%和7.4%。
2019年至2022年六项污染物浓度变化
2022年,临沂市优良天数达262天,同比增加天数位居全省首位(28天)、168城市第2位,空气质量优良率由54.0%(2019年)增至71.8%、重度及以上天数为2天,重污染率由4.7%(2019年)降至0.5%,超额完成了山东省下达的2022年空气质量改善任务,人民蓝天获得感持续增强。
2019年至2022年PM2.5浓度级别日历图
聚焦高值,精准研判,实现大气污染物快速掐尖削峰
2022年5月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临沂市充分发挥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经验,按照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高值区的相关管理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聚焦环境空气污染高值点位,建立环境空气污染高值快速处置机制:①建立高值处置指挥体系;②及时推送污染高值问题;③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时效;④不断加强考核结果运用。该机制对实现大气污染物快速掐尖削峰,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2022年,各区县累计处置2000余项高值问题。
“一市一策”科技支撑与技术帮扶
自2021年以来,由北京工业大学牵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临沂大学、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成的工作组分成了长期驻点工作小组和后方工作小组,不断深入开展相关工作,为临沂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跟踪逐次重污染过程,深入分析污染成因,形成“事前预判—事中跟踪—事后评估”的重污染过程评价机制。工作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空气质量模型预测预报结果,提前预判环境空气质量、区域污染来源、敏感区县等,支撑临沂市应急响应措施的提前制定;利用气象、空气质量、组分等多源数据,结合卫星遥感垂直观测、后向轨迹模型及空气质量模型等多手段,分析气象条件、本地污染源排放及区域传输对污染过程的影响,提出实施管控建议;评估大气重污染应急管控措施效果。2022年共形成污染来源提前预测专报42份、O3和PM2.5典型污染过程成因分析工作专报45份,为临沂市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实施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
重污染过程“事前预判—事中跟踪—事后评估”过程
加强临沂市典型污染时段VOCs和PM2.5组分的补充观测,有效支撑污染特征和成因分析。各站点VOCs和PM2.5污染和组成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临沂市已有组分数据仅涉及两个站点,为补充组分数据,实现精准溯源、精准管控,2022年5-9月,工作组在临沂市区县选取了8个空气站点进行VOCs离线采样。同时,在O3频发的高值点位(南坊新区)开展了VOCs、O3及NOx的在线观测实验。12月,工作组又选取了3个国控站点开展了颗粒物膜采样工作。离线和在线监测数据一方面对临沂市已有监测数据起到补充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开展VOCs和PM2.5的组分数据分析、污染来源解析等提供了重要支撑。
聚焦站点高值,多数据多角度分析高值污染成因。工作组在临沂市建立的环境空气污染高值快速处置机制中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对于推送的高值站点问题,依托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超级站等数据,结合实时气象条件,分析污染成因,进行精准溯源,及时为其管控提供支撑。
开展临沂市涉VOCs排放行业、企业分级工作,支撑O3污染科学管控。工作组通过梳理临沂市现有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等,共获取到41个行业、9000余家涉VOCs企业排放数据,结合企业的空间分布信息,利用臭氧生成潜势核算方法估算各企业臭氧生成潜势,并基于臭氧生成潜势大小对行业、企业进行敏感性排序,为临沂市重点行业、企业管控提供决策建议。
临沂市各区县各行业分级管控
此外,2022年,工作组还在参与企业调研和排查工作、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攻坚会商会议等方面不断发力,全面支撑临沂市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未来,工作组也将继续与临沂市生态环境局紧密配合,不断践行“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一市一策”驻点研究跟踪工作,为临沂市大气污染防治事业提供科技支撑。
供稿:临沂“一市一策”驻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