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的晚上有值班的任务,所以《英语研课》的第一次授课没能及时参加。直到今天,才挤时间把授课的视频回放看完。看完回放,对逆向教学设计的内涵、意义、三阶段设计框架各要素以及各要素的内涵,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等理论方面的问题清楚了不少,对于用UbD逆向设计三阶段框架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路径,也明白了不少。
但看完回放,心中仍有三个困惑:
首先,逆向教学设计的第一个阶段是“确定预期结果”,这里的“预期结果”和我们平时说的“单元教学目标”是完全一样的吗?我对照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的第18页、第23页和第30页中对阶段1的相关描述,觉得“预期结果”是一个比“单元教学目标”范围更大的概念,但从第23页提供的那个模板中的描述来看,似乎预期结果指的就是单元教学目标啊,那我的哪一个理解是正确的呢?
其次,单元主题和单元题目(标题)是不是不一样呢?比如有一份作业,课例部分选用的单元标题是“My Schoolbag”,但这一单元的主题,我觉得应该是“Describe the Positions”,所以画单元育人蓝图的时候,最上面的那个表格内是不是写“My School bag”就不大合适了呢?
还有,我在课例设计中“阶段2:评估证据”部分设计了一个活动:能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并复述“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L”。唐艳老师认为这样的活动不能算作表现性任务。王老师在讲课中关于表现性任务有这样几句话:“表现性任务主要是活动……用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那么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是不是与现实结合的不紧密、没有体现学用结合呢?那么我设计的这个活动又该如何修改才能符合表现性任务的要求呢?王老师在讲课中还提到了表现性任务需要可操作、可达成、可视化。这三个要求要怎么理解呢?这些问题不是一点也不明白,就是感觉不是特别清楚,理解的有点模模糊糊的。
我把我的困惑写在这里,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点,引起大家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