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作为唐诗名篇是入了中学教材的,小时候读书,也曾认真背诵,可惜时日久了,全诗已经忘记,除了记得那几句千古名句,剩下就是对一对天涯沦落人的同情。近日重读琵琶行,忽然觉得小时候被老师误导了,或者被对这首诗常规的解读误导了。
重读此诗,忽然认识到,无论诗人的写作心情怎样,想要表达怎样的寓意,诗里倡女的形象都是一个失去舞台和粉丝的落寞明星对曾经纸醉金迷生活的追忆、不舍与无奈。“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她当红的时候绝对不比当今明星的粉丝少,粉丝的狂热程度也可窥一斑。五陵年少争缠头,娱乐明星自古至今都是纨绔少年的宠儿。“钿头银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的这番描画,把明星与阔少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想象一下,琵琶女弹着琵琶,少年们纷纷拔下她头上的金钗银蓖,和着节拍敲击桌面,激动处高呼乱喊,用力拍打,把金钗银蓖全都击碎;酒后无状,打翻酒杯菜碟,污了倡女罗裙。随着少年们的兴奋倡女也兴奋不已,她喜欢这种被狂热追捧,或者被狂热娱乐的生活。
“今年欢乐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沉浸在这样的时光里,她的感觉是幸福的,因为艺术是大众的,艺术表演只有获得众人认可,才能使艺术家或表演者有成就感。
然而,韶华易逝,青春短暂。当她门前“冷落车马稀 ”的时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不舍;而“老大嫁作商人妇”又是多么不甘。商人在那时候是没有社会地位的,无论怎样富有,都会被她曾经所在的圈子鄙视。虽然被那么多美少年追捧,却没有人愿意把她娶回家,当身边的粉丝逐渐消失的时候,只有嫁给地位不高的商人。“商人重利轻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小时候也曾替她不平,怪商人不解风情,然而现在却颇不以为然,实在不是商人重利,是生计所迫,养着一个过惯了挥金如土日子的女人,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怎能维持?倒是倡女显得不解人意不知商旅奔波之苦。
独守空船,难耐寂寞,闻听有人饮宴纵酒,回忆起当年做大众情人的热闹场面,忍不住弹起旧曲,以解寂寥,也许根本就是想引起临船客人的注意?此揣测不是没有道理,暮夜江上,本是明月朗朗,万籁寂静,突然来一波人,下马上船,饮酒呼号,怎能不引起寂寞倡女的注意?“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诗人怅然望着一片白月的时候,“忽闻水上琵琶声” ,于是“主人忘归客不发”。这应该是倡女有意为之。但对于诗人宾主那是瞌睡时候送枕头,本来“举酒欲饮无管弦”,正为无音乐助兴宴别而惆怅,恰到好处地来了乐手和乐声,那简直就是如有神助。
尽管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她还是抵挡不住表演欲、抵挡不住被娱乐的诱惑,尽管身份不同了,已为人妇,但还是想找回当年纸醉金迷的生活,哪怕一点点感觉。
古时文人骚客聚会,以倡人表演助兴,是为雅事,诗人听到临船琴声,在微醺的状态,想以琴声助酒,来欢今夕,没想到听了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琴声,听了琵琶女的故事,使本来试图忘却的左迁郁闷的心情又回来了,甚至更加郁闷了,所以才有“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感慨,两者还真有那么些同病相怜,都是繁华过后,都是寂寞当前。
我想起啥时候听过的一种说法,说是人这一生财富是一定的,如果你年轻时候过度挥霍,年老时必定受穷。那么,人生的幸福、快乐、苦难、坎坷是否也都是定数呢?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如何分配它们,才是人生的艺术。所以,在该受苦的年龄不要奢谈快乐,在该奋斗的时候,不要贪图安逸。莫学倡女青春时候挥霍快乐,余生只剩下大把的寂寞。把幸福和快乐多留给夕阳般的晚年,那应该是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