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猴魁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冲泡后,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滋味醇厚回甘,兰香高爽,有独特的“猴韵”。
清咸丰年间(1859年),猴魁先祖郑守庆在麻川河畔开出一块茶园,并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
清光绪年中后期,太平茶叶在南京、扬州、武汉等地十分抢手。当时南京江南春茶庄为了增加茶叶品种和提高产品档次,专门请人将尖茶中枝头大小一致的芽叶单独拣出,单独包装并高价销售,获得成功。受此启发,茶农王魁成(人称王老二)在海拔750米的凤凰尖茶园精心选出又壮又挺的一芽二叶制作茶叶,因其品质在尖茶中位居魁首,且产于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故得名“太平猴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