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传世佳作众多,如《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唐玄宗开元年间(725),25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途中经过天门山所作。天门山坐落于安徽省长江两岸,两峰隔江对峙,形同天造的门户,因而得名。
诗中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以夸张的白描手法写就,仿佛由于楚江怒涛的神奇力量,冲开了“天门”,使它中断为雄奇壮观的两座山。由此可见楚江浩荡奔腾、一往无前的壮阔气势。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描绘浩荡奔流的长江受到两岸间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最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绘了诗人在顺流而下的舟上、从两岸青山夹缝中远望过去的动态美景。“出”字既生动地勾勒出天门山耸峙的雄姿,也带出了诗人感到天门山扑面而至、似向自己致以欢迎的惊喜之情。而远处那一叶孤舟仿似从天而降,伴着红日,从天水相接处乘风破浪而来。此诗诗中有画,意境开阔,气象雄伟,构思神妙,充分展现了李白豪放而飘逸的诗风。
撰稿:冯倾城
诵读赏析:翟万臣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未来讲堂”古诗词名家诵读系列活动,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共同为广大青少年儿童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百位名家诵读赏析百首经典古诗词,通过他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弘扬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