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是如何得出的?医生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流程中得到临床资料,进而画出“可能诊断”的小圈子,再从中逐一排除,得出最可能的诊断,并施行治疗,同时密切观察、随时修正诊断。
而误诊和漏诊就是偏离正确的诊断,得出错误的诊断或漏掉某一重要诊断。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误诊和漏诊仍屡屡发生。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临床实践的各环节中出了问题。大致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常见情况。
疾病表现不典型
在症状复杂、与典型疾病表现不相符、不能用原有知识进行解释时,容易出现误诊。这考验医生知识体系的广度和深度,在此时,医生不仅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还要拓宽视野,寻找可能的病因,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笔者在早年实习时,曾碰到一名以感染性休克入院的患者,多位专家会诊均未发现其病因。
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在为其抢救进行开胸心脏按摩时,笔者发现患者心脏扩大,用手一按,从心包破口中渗出大量巧克力样脓液。待吸尽脓液再按摩,已不起作用。探查心包,发现其与膈肌紧密相连,分离后,见膈肌下面的肝脏脓肿与心包连通,形成瘘管,脓液顺着瘘管进入心包。此时才明确,原来是肝脓肿穿破心包引起心包填塞,这是心源性休克而不是感染性休克。
这种病例当时没有相关文献记载,但如仔细询问,患者应有阿米巴痢疾史,或许是不典型的腹泻。在体检中,应能察觉到患者肝肿大,肝区有叩痛,心界扩大。顺着这个思路,说不定能够找到病因。
这个病例让我一直记在心里。
诊断流程过于简化
不少医生由于过于依赖辅助检查,而忽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但实际上,没有深入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临床思维,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就会导致误判。
胆囊结石患者上腹痛时,通过胃镜检查也能得到胃炎的诊断,这类患者被长期误诊为“胃病”的不在少数。这既是误诊,也是漏诊。其原因多数是由于没有对上腹痛的性质进行判定。
胆囊结石引起的疼痛是发作性的,尤以在摄入高脂食物后显著,经过数小时可自行缓解,或伴有黄疸和肝功能损害。这显然不是胃病的上腹痛特征,如果稍加注意,不难鉴别。可惜不少患者由于治疗延误,不仅为日后手术切除胆囊增加难度,甚至提高了疾病演变为胆囊癌的风险。
笔者曾接诊一名老年女性上腹痛患者,在外院进行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服抑酸药似乎有一定效果,但症状没能完全缓解。
笔者在询问病史时发现,患者患糖尿病1年,服用降糖药效果不佳。笔者首先想到老年人出现的晚发性糖尿病,结合患者上腹痛的情况,怀疑有胰腺疾病的可能,立刻安排超声检查。随后,在上腹部增强CT和血液肿瘤标志物的印证下,患者被确诊为胰体尾部癌,且CT显示已无法手术。这种患者若常规筛查胰腺,在疾病更早期发现,兴许尚有手术机会。
未考虑少见疾病
医学在不断发展,疾病谱也在不断变化,新发疾病和少见疾病时常困扰着我们,这也是造成误诊漏诊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诊断时如果不能用常见病解释的,应考虑少见病,这也是诊断学的原则,必要时还应进行文献检索。
笔者曾诊治一名肝功能损害、免疫球蛋白IgG升高、血清自身抗体阳性年轻女性患者,根据诊断标准可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1型,但患者病前3个月曾患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经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颈部淋巴结缩小。
这是巧合吗?还是与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有关?这两种疾病都会引起体内免疫功能紊乱。我起初认为是巧合,写成病例报告给期刊投稿,编辑部在审稿时经检索发现,国外已有2例报告,显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可以发生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病程前后或病程中。这在国内尚无报告,是一种极为少见的情况,并不完全是两个疾病。我阅读了编辑的修改意见和国外文献后,确认二者为诱发关系,该病例报告在修改后顺利在期刊上发表。
这提示我们,平时要注意知识更新和积累,碰到不能解释的临床表现,除翻阅专著外,文献检索亦是必要。
有效避免误诊和漏诊。有时并不是那么容易,这要求认真执行诊断的三个流程。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很重要,在难以解释病情的患者身上要多下点功夫,切不可牵强附会。
文: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陈正言
编辑:杨真宇 胡彬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