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在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下称“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有关通胀高企的提问时警告,若供应链紊乱加剧通胀预期脱离锚定的风险,甚至迫使部分央行加速正常化货币政策的进程。
10月12日,IMF在发布报告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小幅下调0.1个百分点至5.9%,维持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4.9%不变。
在更新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中,IMF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较7月预测值微幅下调0.1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6%,较前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
IMF认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受疫情拖累,复苏动力正在减弱,下行风险加剧。德尔塔毒株肆虐,新冠病例死亡总人数逼近500万,成为横在全面复苏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与此同时,疫情多点暴发,殃及处于全球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国家和地区,致使供应链紊乱长于此前预期,进一步抬高部分国家的通胀。
第一财经:受德尔塔变异病毒肆虐的影响,供应链紊乱持续时间长于预期,并导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继续走高。这导致的风险有多大?鉴于通胀持续走高恐迫使央行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对此新兴市场国家应如何应对?你曾在8月警告,新兴市场国家无法负担第二次2013年式的“削减恐慌”。
戈皮纳特:我们在本次报告中特别强调了通胀问题。我们已经观察到,许多国家的通胀显著走高。值得强调的是,导致通胀上涨的原因和通胀走高的程度,在不同国家间各不相同。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非比寻常的经济复苏,危机和复苏均受疫情左右。新冠疫情蔓延至今导致需求供给错配持续时间长于预期。在积压需求释放反弹的同时,供给无法跟上,导致通胀高企,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供应链中断。我们预计,这一情况将延续至明年。
目前,我们仍预期通胀有望在中长期企稳,并回归至正常范围。诚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依旧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复苏。以劳动力市场错配为例,在庞大的就业岗位缺口的同时又面临高企的失业率,导致大批集装箱积压于港口码头等待卸货。我们需要保持警惕,确保锚定通胀预期不因上述供应链问题出现脱钩风险。若通胀预期走高,甚至推动通货膨胀率螺旋式上升,恐迫使货币政策陡然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