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知识体系·
现代性的多元镜鉴
摘要: 现代性的多元镜鉴是在确认西方现代文明之在先性的同时,提出并论证现代文明及其“现代性”本身的多元生成之可能。通过审察在先的西方现代性生成和演进过程的复杂性、内在张力和当代困境,揭示现代性的基本机理和现代性的多种可能性进路,亦即“西方现代性”之外的另外一种或多种现代性的可能路径,比如中国现代性及其现实可能。经济全球化是实现人类社会“现代性”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其必由之路,任何“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主张和行为,都会妨碍甚至中断人类社会通向“现代性”理想目标的进程。历史和现实经验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迄今为止寻求并切近人类“现代性”理想更适合也更具解释力的导向性理念,在理论解释力和彻底性上优于既有的诸如“普世主义”“普遍主义”“世界主义”和“全球主义”,是当代中国对人类现代性的最新理解。
关键词: 现代性 多元镜鉴 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 万俊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论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基本价值取向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从物质基础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强调现代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从经济全球化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极为重视对外开放;从现代化各方面内容推进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十分重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建设;从底线思维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十分重视系统性社会风险的防范。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具有如是鲜明特征:强烈的实践性品格;鲜明的与时俱进品格;有效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推进方式。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 现代化 市场经济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作者 吴忠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北京100089)。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摘要: 马克思既是资本现代性的批判者,也是新现代性的构建者,他在肯定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同时指出资本逻辑的现实化体现为资本无限增殖和膨胀的过程。在批判资本现代性的同时,马克思提出现代化发展的新版本,从而提升了现代文明的品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导,激活了支撑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历史的伟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表明,特定的世界历史民族选择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现代化道路,取得的成就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关键词: 现代性思想 双重向度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从控制到利用:刑法数据治理的模式转换
摘要: 数据安全和数据共享是数据治理的基本目标。受数据赋权观念的影响,现行刑法采用了控制模式,重在禁止“获取”“泄漏”“窃取”数据的行为,并借此对滥用行为进行事前防范。控制模式忽视了数据的公共产品属性,无法全面、有效保护数据法益,导致既无法有效维护数据安全,亦难以实现数据共享。旨在规制滥用行为的利用模式,是刑法数据治理模式调整的现实方向。利用模式可基于以下路径实现:刑法总则中设置专门条款,指导分则数据法益的解释;适当限制控制模式立法,发挥数据的独立价值;增加滥用算法罪、非法提供算法服务罪,弥补现行刑法规范供给不足的缺憾;积极探索涉数据犯罪的违法阻却事由,避免因刑法介入过度而抑制数据共享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数据安全 数据法益 刑法治理 控制模式 利用模式
作者 于改之,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上海200030)。
延安《讲话》与中国文艺的文化创造
摘要: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不仅为中国文艺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且在文化创造方面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和意义,突出体现在“人”的概念演进及其带来的文化价值观的转变。《讲话》把“人”的内涵,由新文学初创期的个体化的“人”阐发为“人民大众”,确立了“为人民大众”的文艺方向、人民大众文化创造主体地位,以及人的解放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文化价值观的深刻转变。这一转变赋予革命文艺鲜明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性质,使中国文艺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文化创造力。《讲话》提出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为中国文艺的文化创造提供了可行性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宏大的历史气度和当代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拓展了《讲话》的文化创造精神,从民族复兴和文化创造的高度,对文艺的人民性内涵、新时代文艺工作的使命和发展路径等重要问题作出新的深刻阐发,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文化创造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文艺 文化创造 文化价值观
作者 赵学勇,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安710119)。
·宋史研究专题·
宋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摘要: 探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革,应该首先研究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个根基性问题。宋代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对象、生产工具至少有45项发展,其中农业至少有15项,手工业至少有30项。宋代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超过前代,但也存在不少局限性。制约宋代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7项,明清时期只有农业技术和热兵器2项超过宋代,其余5项没有重大突破。明清虽然在生产力总量、在技术上,特别是在种植作物引进上超过宋代,但因生产工具没有重大突破、甚至在重要工具上倒退,人口剧增,导致人均生产率和发展质量低于宋代,整个社会陷入停滞和保守状态。无论与以前各朝代还是与后来的明清相比较,宋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都处在最高峰。宋代社会的发展,明清的停滞,欧洲的崛起,第一位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关键词: 宋代 生产力 发展水平 局限性
作者 姜锡东,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保定071002)。
宋代的财经政策与社会经济
摘要: 宋代的工商税收大大超过农业税,为历代所不及。宋政府以工商税收为主体,善于利用市场关系和商品经济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经营,积极刺激消费并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财经政策是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一政策主导下,统治者为追逐巨额财利,利用国家权力,调动各种资源,实行专卖制度和征商制度,能动地反作用于商品货币经济发展,扩大市场交换规模,推动当时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宋代的财经政策显示出帝制国家干预经济的独特优势,这也是宋代商品货币经济繁荣有别于其他朝代的特质所在。
关键词: 宋朝 财经政策 工商税收 刺激消费 功利思想
作者 李华瑞,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杭州310058)。
宋代的文官掌军制度及其效应
摘要: 宋代首创的文官掌军制度,是在宋初汲取历史教训并强化管控将帅规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也是宋真宗朝以来士大夫主政的产物。其立意在于求稳,其特点是以文驭武,其宗旨则是防范军事将领危害国家乃至反噬政权。这项制度存在着双刃剑的效应,一方面降低了军事效能,致使边防陷于不利的境地;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维护统治秩序与文治路线的稳定,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文教的持续发展。从世界文明进程的视野考察,这项早熟的制度与西方近现代国家有类似之处,具有制度创新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宋代 文官 掌军制度 世界文明进程
作者 陈峰,西北大学宋辽金史研究院暨历史学院教授(西安710127)。
“乡役论”与乡里制的演变
摘要: 马端临认为乡守里胥由于在帝制前期为官员,唐宋而后改为从民户差发的役人,故此役人不胜诛求之苛,这一“乡役论”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秦汉以来乡为地域性的类政区单位,乡守为低级官员,到隋代乡改为逐级团并人户而成的联户单位,乡守也变成了从民户差发的役人。在里胥这一层级,则从来都是从民户差发充任。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新制之行,也深刻影响了基层行政。从唐到北宋中期,由于乡里(管)单位规模过大等原因,作为基层行政最要的催科事务大多由上户或充代之人掌控,相比于州县役,乡役尚未成为主要难题。随着熙丰新法的推行,在都保范围内组建百户规模的催科单位,差雇大保长等充任户长以催科,政府权力进一步深入基层,催科等行政负担被分摊至多数中户乃甚下户。及至南宋,“官督虚籍之赋,民苦破家之役”的局面遂愈发严重,因此影响了后世的里甲制度。
关键词: 乡里体系 乡役论 催科
作者 包伟民,浙大城市学院历史研究中心(杭州310015)。
宋代的交通形势与制度
摘要: 从整体上看,宋代交通重心先是东移,继而南移,并形成以京城为中心、连接边防重地的物资运输网络,以及偏重海上的对外交通形势,是国际政治格局与宋朝内部诸因素联动的结果。其中,受募兵制及军事驻防形势制约的财政需求,又导致征商规模的扩大,从而促进内外商业交通的发展,而这一需求,又正与欧亚国际局势,特别是十字军东征事件相因应,使宋朝出现空前的海上交通与贸易发达的局面。与此同时,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又导致宋代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信息沟通需求和信息增量。为控制庞大的信息流通,宋代因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种信息渠道和新的信息传递制度。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驿传制度的新格局、传递人员军事化,及允许官员私书利用驿传传送等。内外联动视野下,不仅可以显现宋代交通的整体形势和制度特征的深层次动因,同样可以看到宋代交通发展的历史实态。宋代交通管理的制度保守性及地区之差异,同样可见内外因素联动之影响。
关键词: 宋代交通 内外联动 漕运 驿传 信息沟通
作者 曹家齐,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广州510275)。
宋代女性的土地权利保护
摘要: 宋代女性土地权利主要来源于赠予或继承,宋代对女性土地权利的保护秉持重视实际效果的整体性法律理论,女性的土地权利在立法和司法层面都得到一定体现和保障。为了追求仁政、维护孝道,裁判者常常会突破律典规范的限制,对女性土地权利有诸多保护性体系化司法解释。宋代女性土地权利之所以能得到法律保护,主要在于其特殊的社会语境:家庭、劳动地位提高扩大了女性实际权利,孝道提升了女性尊长的法律地位,理学尚未对女性土地权利产生实际约束力。借鉴宋代女性土地权利保护整体性法律理论及体系化司法解释方法,有利于从中国传统法文化中汲取给养,完善当下女性土地权利保护法律机制。
关键词: 宋代 女性土地权利 整体性法律理论
作者 柴荣,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编辑:陈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