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云仙子01
早晨,刚打开手机,友人发来一条信息:
‘’沉痛哀悼我的好兄弟,青年戏曲评论家,原陕西高校戏曲副会长周国栋,昨天上午,因病抢救无效去世,愿先生一路走好!‘’
惊闻噩耗,我心情沉重,错愕无语,伤心落泪……
他才年仅46岁,正值英年,正是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聪明才智和文学才华的芳华期。
天妒英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周国栋,陕西省青年戏曲评论家,他曾先后在《戏曲艺术》、《艺园》、《艺术界》、《风云人物》、《陕西政协》、《各界》、《当代陕西》、《陕西画报》、《中国戏剧》、《陕西农村报》、《山西日报》、《文化艺术报》、《秦腔报》、《陕西老年报》、《群众艺术》、《兰州晚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理论文章、评论文章一百五十多篇;另在北京《魔术与杂技》杂志上发表杂技评论文章两篇;有诗集《带叶的蓬》和《情人的臂弯》问世,戏曲评论专著《褐壶绿茶柳青青》一书问世。
周国栋生前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杂技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中国音协陕北民歌研究会会员,古都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高校戏曲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创评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戏曲研究会会员,西北政法学院戏曲研究会会员,中国《亚细亚》诗报特约编辑,《文化艺术报》特约记者,《秦腔报》编辑、记者,宁夏银川市秦腔剧团特约编剧,《戏曲春秋》杂志主编,大型丛书《梨园传记》执行主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周国栋业绩,已选入《陕西当代文化名人录》一书。“以天下为量者,不记细耻;以四海为任者,不顾小节。”
他力求做人的踏实,正直、正气;做文的公平、客观、准确。
他痴迷于戏曲艺术研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02
我与周国栋的相识大约在十几年前。有一次,观看一场戏剧演出,他坐在我旁边,无意中攀谈时认识,或许是因为文人相见,惺惺相惜,或许是相谈甚欢,以文会友吧。
总之,从那以后,茫茫人海中,我们就算相识了,在以后也曾有过的交往中,算是朋友、文友了。
周国栋,一个才华横溢的陕北汉子。他,仪表堂堂,身材魁梧,操一口陕北话,而且陕北话味道特别浓郁,给人的感觉,即便是他在西安呆上一辈子,他的陕北口音也不会改变一样,和路遥的陕北话一样沉稳厚重。
十几年前,有一次闲聊中,他说要给我看两本书,是他崇拜的两位作家。
我全当他一时兴起,说说而已。
没想到,有一天,他果真给我带来了两本书:我记得一本书李若冰的很厚的一本书,一本是杜鹏程的书。记不太清了。两位著名的作家都是陕北人。
我认真地看完后,我们互相交流心得,感悟。
在以后从与他的谈话及交往中,我觉得他是一个有远大有理想,有着宏伟抱负的青年才俊。
他有时来单位,找我闲聊,经常谈及他在写作上取得的成就。比如:他近期又成功地组织、策划了陕西什么大型文化活动,他亲自撰稿、串台词;或者又对某位秦腔名家进行了访谈录;他的哪篇文章又在某家有名气的杂志上发表了,有时,会带自己的手稿给我看等等……
他有时会经常带一些《文化艺术报》等报刊,给我阅读,指给我看他的哪篇美文在上边发表了。偶尔,也会送我一些上边刊载他大作的杂志。
通过阅读这些报刊杂志,进一步开阔我的眼界,拓展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
他酷爱文学,痴迷戏曲艺术。当谈起文学、文字、戏曲及表演时,便迷色飞舞,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与他进行文学交流,他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聪慧而睿智的光芒;他那质朴率真的高原红脸上,永远洋溢着自信刚毅的光彩。
我依稀记得,有一次,他很高兴地与我谈起,说他给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百灵鸟‘’的女歌唱家~贠恩凤老师写了一副他自认为很精彩的对联:什么铁肩担道义云云,已记不清楚了。
总之,他文采斐然,人又憨厚朴实,就像陕北的黄土地一样,令人值得信赖和尊敬。
图片发自简书App
03
周国栋的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他有一个女儿,爱人是新疆的,无工作。他一人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一边忙于工作和事业,醉心于文学创作,一边又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妻子,他倾心付出,无怨无悔。
他一头扎进文学的世界畅游,那么年轻,竟然取得了不俗的文学成就。实在令人感动、钦佩!
我仿佛又看见周国栋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后座上带着他那年幼的、瘦小的女儿,兴高采烈又面带着腼腆羞涩的笑容向我走来:
‘’姐,姐,我想带娃看场儿童剧……‘’
他在声声叫我……
我不由得泪如雨下……
(此文已被《散文随笔》公众平台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