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之道
半年盘点|生物医药资本寒冬还未过去,企业并购若隐若现
2023-07-17 10:18  浏览:2997  搜索引擎搜索“混灰机械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混灰机械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发布信息 广告合作 软文发布

2023年上半年,市场期盼的医药行业资本市场回暖并未到来,多家生物药企的股价还在深度调整中。

这直接影响到行业的融资,2023年上半年生物医药融资事件以及融资金额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当前,生物药企能实现自我“造血”能力的仍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仍需要借助外部融资来研发。

面对资本市场的寒冬,行业的并购若隐若现。

融资继续缩水

2018年港交所推出了第18A章上市规则,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到港上市,这一举动一度被认为是港股25年来最大的制度性改革之一。如今,香港成为很多生物医药上市的首选地。

截至2023年上半年,通过“18A”条款赴港IPO的生物药企(主要是生物技术以及药品行业企业)已达到44家。从股价表现看,今年上半年累计能实现涨幅的仅有10家,而下跌的有34家,其中跌幅超过50%的仍达到9家,这囊括了德琪医药(06996.HK)、康希诺生物(06185.HK)、三叶草生物(02197.HK)等企业。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上半年港股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板块IPO融资为16亿港元,较去年上半年缩水了4亿港元。

而A股市场的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板块IPO融资情况也不乐观,2023年上半年的IPO融资是84亿元,较去年上半年的219亿元也缩水了六成以上。

IT桔子数据库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生融资事件达251起,融资金额为508.09亿元,而这两个数据均不及去年全年的一半。

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一度达到巅峰,当年发生投融资事件共1009起,投融资金额共2563.8亿元。但2021年后,我国生物行业持续遇冷,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生融资事件779起,较上年下降22.8%;融资金额为1781.37亿元,较上年下降30.5%。

对此,招商银行研究院近期发布的研报表示,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放开,一级市场投资的积极性恢复较快,相比2022年悲观情绪过度主导市场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变,但是由于医保政策的限制、研发内卷化仍难解决,短期内创新药行业本身的盈利性问题仍存在,创新药行业基本面仍在底部。此外,由于二级市场股价较弱,一级投资回报仍未达到预期,市场仍处于谨慎情绪。

招商银行研究院亦表示,自2022年3月美联储加息后,市场对于高风险产品的偏好降低,美股生物医药板块下跌明显。而A+H中由于创新药基本面进入调整期,在2021年7月就开始调整。目前来看,美联储加息周期大概率已经步入尾声,市场预期年中左右可能还会有最后一加,下半年将有望转为降息。美联储的变动有望影响全球医药投资热情回归,从而带动A股和H股的医药板块估值修复。而创新药的一二级市场本就相互影响, 二级市场价值回归有望推升一级市场投资热情,或将带动投资恢复,但考虑到全球医药投资回归传导到国内仍需时间,因此,今年的创新药行业的一级市场投资大概率仍处于谨慎乐观的情绪中。

并购若隐若现

今年7月3日,复宏汉霖(02696.HK)今年上半年业绩将实现首次扭亏为盈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公司预期报告期内将录得利润约人民币2亿元,其盈利背后主要源于其两款抗癌药“汉曲优”和“汉斯状”的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及公司精细化管理下的成本控制。

7月13日,和铂医药(02142.HK)也发布公告称,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财务表现呈现显著增长,预期总收入增加并实现扭亏为盈,期内盈利约200至400万美元。

这两家企业皆属于港股18A企业,但截至目前,能通过自我“造血”实现盈利的18A生物药企依旧是寥寥无几,而上一次实现过盈利的企业是康希诺生物。

2021年,得益于新冠疫苗大卖,康希诺生物首次实现归母净利润19.14亿元,但随着新冠疫情减弱、新冠疫苗接种放缓,康希诺生物业绩又回到亏损局面,如2023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4亿元。

此次复宏汉霖以及和铂医药后续的盈利能否持续,仍有待市场验证。

国内有多家生物药企的运营主要依靠融资和在手现金支撑,在外部融资趋冷下,2022年以来,部分药企开始在控制研发支出,选择性推进研发管线。

2023年6月14日,歌礼制药(01672.HK)就宣布终止研发两款新药研发,一款是治疗肝癌的候选药物ASC06;一款是HIV(艾滋病)蛋白酶抑制剂候选药ASC09,终止研发背后,跟产品技术过时或产品失去竞争优势有关。

生物医药企业盈利困难,个别传统药企也出现了撤退现象。

6月28日晚间,誉衡药业(002437.SZ)就宣布出售参股的PD-1公司参股公司广州誉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誉衡生物”)全部股权,接盘方是青岛普晟普利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后者是为本次交易设立的投资平台,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具有医药行业或医药投资背景。

誉衡生物成立于2016年3月,誉衡药业曾对这个子公司抱有很高期待,视后者为未来发展生物药战略的平台载体。2018年8月,誉衡药业将以抗PD-1抗体GLS-010为核心的肿瘤免疫治疗的生物药产品、资产及研发团队注入到誉衡生物。之后在誉衡生物对外融资过程中,誉衡药业多次注入资金,累计注资达到2.92亿元。

此次誉衡药业决定以2.4亿元出售,属于赔本买卖。

近期,誉衡药业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国内生物药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已有多款PD-1/PD-L1相关产品获批上市,誉衡生物的赛帕利单抗注射液的优势不是很突出。鉴于上述因素,公司决定出售持有的誉衡生物全部股权。公司会继续夯实现有业务、稳定公司业绩并布局首仿药及新的具有临床价值的、差异化产品,短期内应该不会再布局生物药领域。

不过,也有一些药企选择出手并购。

6月27日晚间,百克生物(688276.SH)公告,其将按照一次定价、分期实施的原则,拟对mRNA疫苗企业传信生物进行增资及股权收购,并以百克生物最终持有传信生物100%股权为目的。

但百克生物此次制定的收购条件颇为严苛,该公司表示,此次整体投资周期约3-4年,如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未达到协议约定里程碑节点,该项目的后续实施可能存在顺延、变更、中止甚至终止的风险。

在业内看来,随着生物医药企业现金流“吃紧”,不排除后续寻求并购或者抱团取暖合作的现象会增多。

发布人:119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