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债融资是社融的主要拖累
6月新增社融规模4.22万亿元,同比少增近1万亿元。6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较上月下行0.5个百分点至9.0%。新增社融拖累主要在政府债净融资,约下拉社融存量同比增速0.36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表外未贴现票据增势放缓,合计下拉社融增速0.11个百分点。从分项看:
一是,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同比少增超万亿元。因去年11月地方债提前批下发规模空前,助力今年前4个月地方债发行快于去年同期;但剩余批次的地方债额度直到5月中下旬才下达,6月政府债融资出现“空窗”,对新增社融构成拖累。以财政预算数据看,2023年政府债融资的总体规模与去年相当。我们预计,下半年政府债融资规模将较去年同期多增1.3万亿元,对新增社融将由拖累转为支撑。
二是,表内信贷稳中有升是6月社融的“压舱石”。6月表内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合计同比多增近2000亿元。
三是,表外未贴现票据融资同比少增。今年以来,票据新规开始实施,从缩短票据期限、新设两项上限指标、强调交易真实性、完善违规操作罚则等方面做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承兑汇票的开立更加严格,使表内外票据融资规模同步走弱。
此外,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均同比多增,持续对社融构成小幅支撑。今年年初信托行业“三分类”新规落地,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减弱,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在上半年合计多增近5000亿元,对新增社融的拖累明显减弱。企业债券及股票融资同比略有多增,并未延续前期弱势表现。
企业中长贷同比增速回落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5万亿元,同比小幅多增;贷款存量同比增长11.3%,较上月降低0.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的主要分项多较去年同期稳中有升,仅票据融资同比少增,下拉人民币贷款增速0.08个百分点。
人民币贷款中更值得关注的是两条主线逻辑的演绎:
一方面,居民信贷维持“弱修复”。6月新增居民贷款同比略有多增,其存量同比增速较上月提升0.05个百分点,继续徘徊在历史偏低位置。6月房地产销售进一步走弱,居民预期偏弱和信心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持续拖累居民端信贷修复的强度。
另一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拐点或确认。历史上,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同比增速与经济周期的同步性较强,可以较好代表贷款的“实需”,亦可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支撑。尽管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同比多增,但其增势进一步放缓,对投资的支撑力量趋弱。
从央行调查问卷结果看,二季度企业贷款需求指数环比回落16.2个百分点,降幅大于2022年二季度。在此背景下,6月13日,央行调降政策利率10bp,并推动LPR同步下行;6月30日,央行公告增加2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工具额度。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共同发力,旨在降低贷款成本,提升贷款可得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信贷需求企稳。然而,在经济修复斜率相对平缓(二季度制造业PMI持续处于荣枯线以下)、企业资产负债率升至高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抬升至57.4%,创2015年以来新高)的当下,保持信用扩张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然存在一定挑战。
M1、M2同比增速均下行
货币供应方面有三个关注点:
1)“M2-M1”增速差值走阔,主要受企业存款变化的驱动。6月M1、M2同比增速均回落,分别较上月降低1.6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价格持续下探、终端需求疲弱拖累企业营收现金流,且企业贷款扩张速度放缓,6月企业存款同比少增近9000亿元,单位活期存款对M1增速的拉动较上月减少了1.5个百分点。
2)存款“降息”继续推进,居民存款增速进一步放缓。据融360监测数据,6月银行网点定期存款各期限平均利率(算数平均)均环比下跌,其中2年、3年期跌幅较大,分别为7.8BP、11.4BP;当前商业银行3年期平均利率为2.996%,今年以来首次跌至3%以下。6月居民存款同比增速较上月下行0.2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回落。
3)财政存款超季节性走低,资金投放力度可能有所加大。6月财政存款同比多减超6000亿元,单月减少超万亿元,达历年同期最高值。在经济增长动能偏弱的背景下,6月财政资金的拨付和使用进度可能有所加快。
(钟正生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钟正生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