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锚定未来,谱写文化建设海淀华章
2024-11-26 08:51  浏览:502  搜索引擎搜索“混灰机械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混灰机械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海淀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有人会想到香山革命纪念地

有人会想到三山五园

有人会想到蜚声中外的科技企业

有人会想到“金名片”海淀教育


海淀是谁?

海淀为什么是海淀?

海淀的梦想是什么?

这是海淀文化建设要回答的时代课题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发表“2·26”重要讲话十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书写海淀文化建设的时代答卷,正当其时。

何以海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海淀区是全国文化中心的主要承载区、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有以“三山五园”(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和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畅春园、圆明园)为核心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有“进京赶考”“两弹一星”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中关村创新文化资源和山水形胜的生态文化资源,古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此交相辉映。


▲清华园车站旧址

清华园车站旧址、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关村村史馆、曹氏风筝工艺等数量位于全市前列的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同角度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


▲中关村毕业季大学生音乐节

舞剧《曹雪芹》、中关村毕业季大学生音乐节、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等精彩纷呈的文化项目,彰显城市的好学、青春、活力、开放。

各类不可移动文物328处

总体数量位于全市前列

在京8所艺术类高校海淀区占2所

是全市乃至全国

文化艺术人才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2023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

收入合计11663.0亿元

占全市比重56.5%

旅游资源丰富

有16个等级景区

海淀文化“家底”

活力足、动力强、影响大


海淀区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禀赋优异,为海淀加快建设文化强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高水平谋划、高质量发展,才能不负众望、不负时代。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海淀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大时代观,坚持守正创新,厚植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文化软实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一年来

一件件实事办起来

一个个品牌树起来

一项项成绩亮出来

激扬自信、凝聚力量

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成功!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建成开放!

中关村毕业季、开学季成功举办!

“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开展!

七根流失石柱文物回归圆明园!

“数字孪生社区”荣获北京新闻奖一等奖!

在海淀

文化建设

总是有惊喜

总是有激情

总是有创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海淀区文化资源星光灿烂,文化建设承载厚望。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好海淀故事,“写”好今天的海淀“简历”,描绘明天的海淀蓝图,要有大视野、大手笔、大作为。

未来激荡人心

机遇与挑战并存

何以海淀?

考验我们的能力、水平和担当

我们要高水准

为历史、为今天、为未来作答

守正创新

对文化建设来说

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

最核心的、最高层的

还是文化软实力

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

海淀作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集中承载区

尤其要坚持守正创新

坚定文化自信

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赋能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建设


▲颐和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导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

加快建设文化强区,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海淀形成生动实践。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对海淀提出的“一个目标”“五个作示范、五个当先锋作表率”新要求,坚持文化科技双轮驱动,着力提升文化文明品质。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针对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文化创新。要保持深刻的文化自觉与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掌握新时代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科学方法论。

“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加快建设文化强区,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文化建设根深叶茂、生机勃发。

以文载道

自信才能自强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

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海淀区加快建设文化强区,要将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立足区域实际,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绘就谋篇布局的“大写意”。

切实筑牢思想根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健全网络综合治理机制,加强阵地管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制机制,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塑造城市精神,丰富中关村创新精神的时代内涵,形成独特城市文化标识,鼓舞人心、滋养人心、润泽人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圆明园石柱回归展

创新传承历史文脉。坚持以文润城,深化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探索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新路径,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价值。繁荣文化事业,坚持以文惠民,用好各类文化资源,创新合作机制,探索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拓展文化空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认同感、获得感。


▲双清别墅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以文兴业,探索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实现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写好“人文经济学”这篇大文章。深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挖掘古都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的经济价值,打造更多可消费、可体验、可感受的沉浸式旅游新业态,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以文兴城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下好文化建设这盘棋

谋划上要有大气磅礴的“大写意”

落子上要有匠心别具的“工笔画”

海淀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全国文化中心主要承载区,文化建设要突出城市气质、城市内涵、城市精神,要推动形成文化与教育、科技、经济等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塑造城市精神品格。涵养朝气蓬勃、大气开放、正气充盈的城市精神品格。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等,更好阐释中关村文化的传承脉络。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提升城市文明品质,更好培育时代新风貌。依托理论宣讲、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等机制,推动中关村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和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依托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完善配套功能,增强文化阐释力。有序引导科技、文化、人才要素集聚,建设“畅春新园”科技文化集聚区,推动论坛经济和旅游经济协作发展,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影响力高地,在对外交流交往中讲好海淀故事。


▲2024中关村开学季

推动文化教育融合。充分激活海淀区内的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厚培创新文化土壤,加强资源对接,完善共建机制,推动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以创新型人才培育为导向,打造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育人体系。以“‘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中关村毕业季”等为重点,推动驻区高校文化设施、艺术团体、文化人才等融入海淀文化建设,服务人才培养、丰富文化生活,激发城市活力,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突出先进技术运用,促进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利用。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场景、试验田、首发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抓好国家级、市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能级和集聚水平,吸引头部企业落户,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文商旅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品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创新打造标志性的海淀文旅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消费,强化技术、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培育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打造市民文化消费打卡地。坚持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加强文化与消费的互促,积极拓展新型消费业态,引导音乐节、艺术节、户外演出等业态健康发展,打造圆明园、“清河之洲”等沉浸式夜游场景。

以文惠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海淀加快建设文化强区,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消费结构的转变,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同时,海淀区人才总量多、质量好、结构优,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要坚持文化惠民,让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巩固拓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健全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规划建设区域公共文化设施,提升文体设施品质,推动文体设施进社区园区、进商圈公园,打造更多聚人气、增活力的文化新空间。丰富公共文化内容供给,支持打造市民广泛参与的文化体育赛事。以数字化资源建设、网络化平台搭建和智能化服务应用为支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精细化、便利化供给。


▲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


▲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

拓展文化空间载体。实施重大文化建设工程,打造文化新地标。结合城市更新实施文化空间专项计划,打造产城人文景融合的“城市文化客厅”。大力发展园林文化、滨水文化、山地文化、园区文化,打造高品质、多样化文化精品空间,增添城市文化魅力。增强城市公园的文化服务功能,鼓励城市公园依法依规植入文化体验、配套服务、展览展示、自然科普、活动赛事等多元业态。强化现代科技运用,提升城市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彰显城市温度和品质。实施品质书店计划,建设书香海淀。盘活文博资源,促进博物馆主题、形式、内容多样化,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用好科技资源优势,做好文物活化利用文章。


▲大学生AI艺术季

不断丰富文化供给。深入挖掘“一村三山五园”资源,提升选题策划和创作组织能力。加强舞台剧、影视剧、小说、诗歌、绘画等各门类文艺创作,着力打造体现海淀气质、彰显时代精神、引领文化潮流的精品力作。创新开展中关村开学季、大学生AI艺术季、中关村舞剧展演季等品牌文化活动,提升海淀青春活力和文化品位。推动与城市特色、产业优势相符的国家级、市级文化活动平台常驻海淀。打造“海淀有礼”城市伴手礼。实施品牌提升计划,构建覆盖文化地标、精品创作、文化活动、城市礼物等多层次的城市文化品牌矩阵。


▲大学生AI艺术季

培育文化人才队伍。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使海淀区聚集了庞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加快建设文化强区,要广泛发动文化人才队伍参与其中,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氛围。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场面。通过共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文化人才队伍在文化强区建设中建功立业。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让我们守望初心、沐光而行

奋力谱写文化强区建设时代华章

记者:倪恒虎 马文良

编辑:关镓萍

推荐 · 阅读


发布人:4526****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