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打乱了上海的春天。关键时刻,国有企业“平凡的人们”坚守在岗,凝成一束束光,照亮人们的生活。战疫已月余,有时候他们也会想家,想念家中的亲人,但他们知道,自己不能离开。
01
坚持运转,
为了他们的爱与尊严
在距上海东方明珠塔不远的一间临终关怀病房里,两位老人手牵着手,相拥哭泣。眼前的场景,让肿瘤科医生张琇文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疫情暴发后,张琇文所在的国药长航上海长航医院一直在浦东新区坚持运转。“我们这里有癌症晚期、肾移植后的患者,还有很多失去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的老人,我们必须坚持运转,照顾好这些患者。我们的关怀病房能够照顾他们最后的时光,让他们带着尊严离开。”上海长航医院副院长田光蕊介绍道。
这一切并不容易。3月28日起,医院进入人员闭环管理状态,150多名医护人员吃住在医院中。他们一面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奔波在分布更加稀疏的病床中照顾患者,一面悉心调节患者的各种情绪,也尽可能地满足老人们临终前最后的心愿。
“无论我们多么用心地照顾病人,都比不上他们自己家人陪护带来的安慰。对于癌症晚期的患者更是如此。”张琇文说,由于疫情影响,不少患者的家人很难来医院陪护,“有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先生,癌症晚期,他和妻子几十年没有分开过,这次因为疫情,老伴没办法来医院陪护。”张琇文说,那几天,老人的情绪非常差,不爱搭理医护人员,甚至出现了用头磕床的自我伤害倾向。“为了老人的安全,我们有人专门和他住在同一间病房,照顾老人。”
在医院的大力促成下,在各方努力下,老人的老伴终于在确保符合防疫要求的情况下,穿着防护服来到老人的病床前。“他们两个人坐在一起,没说什么话,就是流着泪,紧紧地抱在一起。那是老人生命的最后一周,他的老伴一直陪在他身边,那一周老人一直很安详。”
02
从建设者到志愿者,
方舱里的党员先锋
4月16日,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治疗,徐小锋走出上海足迹馆方舱医院,坐上了疾控中心送他回家的汽车。
徐小锋是中国电信上海电信中区局装维督导,也是足迹馆方舱医院的通信建设人员。在接到紧急通信保障任务后,他和同事在5天内,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工作节奏,完成了117个摄像头、71个WiFi的安装任务,而就在完成紧急任务后的第二天,徐小锋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住进了方舱医院。
4月7日晚,徐小锋被转运进船舶馆方舱医院隔离治疗。由于提前没有提前准备,隔离期间,他只穿着一件工作服外套、带了一套换洗衣物,却始终随身背着一个大大的工具包。看起来,他不像是去隔离的病人,反倒是像是时刻准备着执行任务的工作人员。
彼时,船舶馆方舱医院刚刚启用,人手紧缺,当看到一位身材瘦小的“大白”艰难搬运100多人的饭菜时,身为预备党员的徐小锋决定做些什么。
徐小锋来到护士站,提出要做一名志愿者。他组了一个志愿者工作群,趁着发放午餐的时间,逐个询问病友,谁是党员,愿不愿做志愿者。很快,志愿者队伍扩大到8名,他成了志愿者小队的组长。
为病友送饭、发放口罩、整理床铺、帮老人连WiFi……没过多久,他就成为病友口中热心的“电信小哥”,和医务人员心中可靠的电信装维师傅。没有机会换下的工作服,成了方便病友们辨认与求助的活招牌。医务人员请他在工作服上别上了一个红色名牌,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党员先锋。
03
“站长”变“团长”,
我在加油站“送快递”
徐小锋出院回家的这天,苏国明还在坚守。
3月21日,中国石油上海浦东振兴加油站经理苏国明和同事们异常繁忙,一天之内为居民配送了160个订单。一个月来,苏国明一直住在加油站内值守,同时组建了十几个蔬菜配送群,给附近的2000多户居民,配送了超8000件蔬菜米油等物资。
平日里,为了服务客户,苏国明加了很多微信好友,大部分都是经常来加油的附近居民。疫情暴发后,他从朋友圈中看到了隔离中居民的买菜难题。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困难,苏国明和同事们以“朋友圈”为基础,邀请附近封控中的小区居民一起组建“蔬菜配送群”,通过群接龙的模式,网上下单、线下配送。
▲苏国明冒雨把蔬菜包送至小区门口
3月21日这天,加油站迎来了物资配送的小高峰。一大早,苏国明从附近几个加油站调来了四辆车一起配送,等他们把160份蔬菜全部送完时,已经过了晚上11点,这一天他忙得一口饭也没吃上。
还有一次,一位居民在微信群里求助,他的父母年纪大了,网上抢不到菜,问能否为他住在10公里开外的父母配送。考虑到老人的困难,苏国明当即答应了下来。当天晚上8点半左右,在配送完附近的订单后,他开车上了通往老人小区的高速。本以为只是一件平凡小事,没想到这位居民特地查找到苏国明公司的官方公众号,在留言里写下了长长的感谢。
4月3日是苏国明女儿5岁生日。这天,太久没有见到爸爸、赌气不肯视频的女儿,主动要求跟苏国明视频。视频里,女儿又一次问他何时回家,苏国明鼻子发酸:“爸爸在跟病毒作战,爸爸还帮助了很多小朋友,给他们送好多蔬菜水果。”女儿很懂事:“我知道,我给你留一块蛋糕,等爸爸打完仗回来吃。”
▲隔着屏幕的想念:女儿,生日快乐!
“等疫情结束了,女儿说要拿压岁钱请我吃火锅,她最爱吃火锅了。”苏国明激动地说,眼里泛着泪光。
自3月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公司有很多像苏国明这样的员工坚守岗位。40多名管理人员、500多名一线员工主动住站住岗超过20天,保证100多座加油站正常运营的同时,为社区定点配送民生物资过十万件。
截至4月18日,中国电信累计参与了127个方舱的通信建设,并出动保障人员62959人次,保障核酸检测和隔离收治工作有序开展。2023名党团员及志愿者主动下到支援属地社区抗疫,为620家一线防疫单位提供智能大喇叭、智能门磁等智慧抗疫产品。
国药集团所属国药控股完成8家大型方舱医院400余万件医药物资保供任务,承担了上海市60%居家患者紧急药物的配送服务,纳入上海市保供药房目录的在沪国大药房、复美药房24小时提供居民基本用药服务。国药中生上海生物所814名生产经营骨干人员入驻厂区,科研部门抗疫研发“双在线”。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3500余人“逆行”坚守,保障连续生产;中国海油上海分公司192人封闭上班,保证关键岗位时刻在岗;中远海运集团重要岗位人员977人现场值守,畅通物流线;上海华虹集团6000多人、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近5000人封闭管理、守厂保链;为保证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和一号”稳定供货,国家电投国核自仪100余位主线工作核心人员驻场生产;中交集团旗下振华重工所属世界最大港机生产制造基地长兴基地采用封闭式生产模式,约124个项目坚持生产作业不停工……
据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本轮疫情,特别是3月中下旬以来,上海约有1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直保持封闭生产状态,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电力、芯片、医药和必要防疫物资生产等领域,数万名企业员工已经在厂区坚持封闭生产了将近一个月,为保障城市基本运行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了贡献。
每个凡人皆可为英雄。
致敬,那些逆行坚守的人。
———— /END/ ————
撰 稿 | 陈 婷
责任编辑丨陈 婷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