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苏北几何中心的淮安,正在持续打造“台资高地”,在长三角形成“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台资集聚发展格局。
4月28日,在上海召开的淮安·长三角台资产业合作促进会上,淮安市市长陈之常表示,淮安要顺应长三角台资产业转型发展、梯度转移趋势,加强与上海、昆山等城市的合作,促进台资产业向淮安集聚,加快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生的城际产业链。
“以打造大陆有重要影响力的台资高地为引领,更大力度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陈之常表示。
2020年淮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5.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2%。自1988年设立首家台资企业、2004年旺旺食品布局淮安、2006年富士康签约落户至今,淮安的台资经济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淮安全市累计设立台资项目近1400个,总投资突破20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近70亿美元。
数据显示,2020年,淮安新增台资项目数、实际利用台资额,均位居江苏前列、苏北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签约台资项目8个,投资总额4.31亿美元。
“台资经济占淮安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淮安市副市长王向红说。
长三角是大陆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多、台资产业质态最高、涉台营商环境最好的区域,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2014年,淮安获批全国唯一“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以吸引台商到淮安“二次创业”。自此,淮安便将发展台资经济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
2019年11月,江苏省发改委、省台办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与淮安台资集聚示范区协同发展的意见》,要求合淮安与昆山两地之力,推动淮昆台资经济协同发展。
截至2020年底,昆山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394个,投资总额645.90亿美元,注册资本330.38亿美元;台商在昆山的投资占在整个大陆投资的近九分之一。
4月9日,昆山新设立了50亿元的台商发展基金,以支持台资台企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发展。
王向红说,淮安将要构建的台资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金融、文创、大健康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
同时,淮安还要打造台企创新发展新引擎;吸引台资龙头企业在淮安设立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制造中心,促进关键技术、重大成果在淮转化,推动台资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台资高地建设,淮安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十四五”台资重点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力争新引进台资项目500个以上,协议利用台资50亿美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全力打造“大陆有重要影响力的台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