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上一回讲宋江刚到柴进庄上,柴进热情款待,酒间去净手,途中不小气踩了火锨柄将碳火掀到一个大汉脸上,大汉大骂后刚要动手柴大官人赶来,大汉得知眼前人正是自己想要去投奔的急时雨宋江时,十分后悔自己刚刚口不择言,当即向宋江跪拜赔罪。此大汉正是青河县武家二郎,我们熟知的打虎英雄武松。宋江也久闻武松大名,有幸今日想见倍感欣喜,柴进见豪杰相聚如此甚欢,又邀武松一同入席,加上宋清四人酒间言欢不亦乐乎。
宋江问武松因何在此,武松回因为醉酒打晕了一名机密(掌管机要大事的职务),以为他死了就一径逃来投奔了柴大官人。后来听说那人没死,正要回乡却染上疟疾,准备疾好再动身。接下来武松的话更有趣,他说刚才那一惊(宋江错踩火锨柄将碳火射到了武松脸上),惊出一身冷汗,感觉这病就好了!可见这武松也是一位豁达风趣之人。宋江听了大喜,便留武松在同处安歇。
武松相伴宋江十几日,疟疾已痊,准备回乡探望哥哥,便与柴进、宋江相辞,柴进为其备了金银酒食。宋江因不舍,待武松辞别柴大官人后又与弟弟宋清陪武松多行了一会。路上三人说着闲话,宋江便邀武松进了道上的一家酒馆,继续把酒言欢,见天色将晚,武松向宋家兄弟拜辞,而后武松、宋江二人拜为义兄弟,难舍而别。当日武松的装扮是“身穿一领新红绸袄,头戴白范阳毡笠儿,背上有包裹,手中提杆棒”。小伙伴们可以想象一下或是联想之前见过的武松形象,打虎的名场面马上就开始了。
武松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晌午时已走得饥肠辘辘,正好望见一酒馆,门前招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五个大字,便进去入坐开始吃喝起来。武松刚喝了一大碗酒,店家就再为他斟满一大碗酒,武松喊好酒,喝完第三碗酒家确再也不添酒了。武松疑惑问店主,为什么不上酒,酒家回答肉可添,酒不可添,武松更加疑惑地问为什么不卖酒,酒家便回答何为三碗不过冈,因为但凡来店喝酒的客人吃了三碗酒后就都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了。所以知道的客人喝了三碗后便不再要酒了。武松又问,那自己为何喝了三碗还没有醉呢?店家又回此店酒又名出门倒,即喝时醇香,过后才会醉倒。武松不信,不听店主劝告又硬要了三碗酒。武松喝完第六碗酒又向店主要酒,不给就要砸店,店主知武松已醉怎能惹得起,便依了武松为其添酒,前后共计十五碗。
吃了肉喝完酒付了钱,武松提了哨棒出了店门,酒家连忙追出问其哪里去,并告之前方景阳冈上有只吊晴白额大虫(大虫指的就是大老虎),常出来伤人,现已伤了二三十人了,县官虽已杖限猎户去捉,至今未能捕获,官府多处都贴有榜文,叫往来客人结伙成队而行,除巳、午、未三个时辰(上午9点至下午3点)外不得过冈。此时正是未末申初,店主留武松暂且在小店歇息一下,明日凑够人数再动身。武松不信,误以为店家想三更半夜害其性命,再说自己是清河县人,已走过一二十遍景阳冈了,从来也没见过什么老虎,便没有听店主的劝告,一意孤行往景阳冈方向走去。
武松走到冈下,果然见一棵大树剥去了外皮,在白面上写着山中有大虫,叫路人小心,可在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而行的警示标语。他仍误认为是酒家有心作为,惊吓往来客人好来店里歇脚。于是借着酒劲走上冈来。走到一个败落的山庙前,见门前也贴了官府榜文,上面正写着山中有虎一事,才知错怪了店主,想要转身返回店去,又怕店主耻笑,便又继续赶路了。走着走着,酒力开始发作,混身焦热起来,走出乱林,见一块光秃秃的大青石,便把哨棒倚在一边,正要躺上睡一会儿,忽然一阵狂风吹来,只听乱树背后沙沙急响,跳出一只吊晴白额大虫。武松立刻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拿起哨棒快速闪在青石一边。看来这只大虫又饥又渴,两只健壮的前爪使劲在地上一按,立刻向武松飞扑过来,武松一惊,酒精变作冷汗从身体里发了出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见状前爪紧抓地而,用力把腰胯一掀,武松又一躲,躲在了大虫一边。紧接着大虫震耳一声吼,把铁棒似的尾巴倒竖起来,又迅速往下落,武松又一闪,躲过大剪闪在一边。武松看出了这大虫的“武艺”只是“扑、掀、剪”三招,三招一过,这大虫未伤武松分毫,气势已消去了一半,待大虫又一轮飞扑过来,武松仿佛满血复活,双手抡起哨棒,使出平生最大力气,朝大虫劈将下来,只听一响,半空中连枝带叶劈脸打下来,定晴一看,大虫没打着,正打在了枯树上,哨棒折作两截,一截落地,一截握在手里。那大虫开始咆哮,好像也开始有了欲战的热血,又向武松扑来,武松急忙向后一跳,大虫落地,两只前爪恰好搭在了武松的肩膀上,武松立即丢下手中半截哨棒,两只手揪住大虫脑门上的肉成了两个大肉疙瘩,然后使劲往下按,大虫开始挣扎,武松哪里肯放,大虫瞬间乱了阵脚,武松借势用脚朝大虫的面门、眼睛一顿乱踢。大虫一边咆哮一边把身体下面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便把那大虫的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大虫一下子失去了进攻的能力,武松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头顶花皮,腾出右手提起铁锤般的拳头使劲猛打。打到五七十拳后,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已动弹不得。武松怕大虫没死,又寻来半截哨棒又打了几下,这回大虫真的没气了!武松见大虫已死,终于可以放松了,感觉自己与虎搏斗好像已经用尽了自己全身所有的力气,现在手脚都软了,来到青石上歇了一会儿,见天色已晚,又怕再有大虫出现,便走下山冈来了。当夜武松因打死山中大虫而出了大名,凡得知此事之人都大赞武松的英勇与无畏,自此武松成了人人敬仰的打虎英雄。第二日,阳谷县知县赏了武松一千贯,武松得知百姓及猎户受大虫所累,便把这一千贯分给了众人,知县见武松不仅身手不凡而且仁义厚德,有心抬举封他做了阳谷县的都头。武松也没想到本来只是回乡看望哥哥,这乡没回,哥没见,竟做了阳谷县的都头,好在两地相邻,距离也不是问题,于是武松便做起了阳谷县的都头来。
又过了三二日,武松正走在路中,忽听背后有人喊自己,回头一看,更是惊讶万分。欲知此人是谁,需听下回分解。
本回所感:人与虎的战斗力是显而易见的,而注定是弱者的武松,当面对强虎时,拼尽了力气,毫无杂念只为活命,他变由弱变强,直到把老虎打死。老虎的目的是食物,而武松的目的是活命。我想“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