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垦,是新疆历史重要组成部分。自汉武帝开始,历代都把屯垦作为治理新疆的重要国策。为保证屯垦顺利开展,人们修筑道路和驿站,打通了各屯垦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交通发展,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屯垦人口的增加,垦区所在地逐步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如,公元前48年,西域都护府派人到吐鲁番地区屯垦时建立的高昌壁,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吐鲁番地区的屯垦中心,也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现今新疆的乌鲁木齐、昌吉、奇台、巴里坤等众多城镇,都是在清代新疆屯垦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批屯垦军民及其后代融入当地各民族之中,成为新疆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屯垦军民在进入新疆的过程中,带来了内地的各种文化典籍、规章制度等。在今天的吐鲁番、阿克苏等地,就发现了唐朝人抄写的《论语》《尚书》《千字文》《孝经》《史记》《晋史》《汉书》等内容残卷。这些考古文物的出土,有力地证明了屯垦军民对新疆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屯垦军民的增加,为了让后代学习文化,屯垦集中之地还开设了学校。从历史演进来看,屯垦的发展不仅为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纽带作用,而且为区域内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并对新疆多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持久、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代治理新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批内地干部群众投身兵团建设,共同保卫、开发、建设新疆,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要深入研究新疆屯垦历史,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深刻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的。
(作者单位系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党校,本文为作者在第三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来源:中国民族报
监制、统筹/肖静芳 编辑/封煜靖 制作/丛蓉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