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渠南水,泽润北方!2022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八周年的日子!
八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下,南水北调建设运营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工程调水综合效益持续扩大,依托南水北调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沿线受水区不断完善配套工程,国家水网加速构建。
随着渠成水到,华北大地上形成了一张张大小不一的区域水网,受水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进一步增强,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成为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的生命线。
作为国家水网的
主骨架和大动脉
东、中线一期工程
目前累计输水超586亿立方米
直接受益人口超1.5亿人
初步构筑起我国
“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
水网格局
在水利部的科学指导下
工程沿线地方政府
依托东、中线一期工程之“纲”
初步织就起优化水资源配置的
区域骨干水网之“目”
以重点调蓄工程和水源工程为“结”
不断编织出我国从南到北
从城市辐射乡村的两条带状水网
纵向的东线一期工程(京杭大运河)
与横向的长江、黄河、淮河
自西向东相交
如一个“丰”字
2022年,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
助力京杭大运河
实现了近百年来全线水流贯通
中线一期工程
出丹江口水库,自南向北
一路沟通
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流域
如多了一横的“丰”字
2021-2022年度
中线调水再创历史新高
超92亿立方米
东线一期工程在江苏境内
形成一个新老工程交织
调水线路交错的复杂水网
工程充分利用京杭大运河
入江水道、徐洪河等开放式河道
串联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
如一个麻花辫
有效提高了
江苏境内受水区供水保证率
江都水利枢纽
东线一期山东干线工程
及配套工程体系
构建起山东省T字型骨干水网格局
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的
联合调度优化配置
山东省成为全国首批
省级水网建设先导区
将全面构建
“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的
总体布局
济平干渠槐荫段
淮水北调工程
属于安徽省
“三横三纵”水资源配置体系的
跨区域骨干调水工程
也是南水北调东线的接力和延伸
工程建成运行以来
有效缓解了宿州、淮北等市
水资源短缺现状
淮水北调四铺泵站
中线总干渠
与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在河南省形成了
南北一纵线、东西多横线的供水水网
形状像一个鱼骨架
供水覆盖南阳、平顶山等
11座省辖市及41座县级市
受益人口2600万人
河南省正在积极打造
“八横六纵,四域贯通”的
河南现代水网
中线总干渠
与邢清干渠、石津干渠、保沧干渠
和廊涿干渠等配套工程相连
在河北省形成了一个梳子状的水网
河北省3200万人受益
500多万群众告别了
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历史
河北省正统筹考虑中东线工程
构建“南水、水库水、地下水”三水联调
“两纵八横、多库群井”的
配套工程体系
82亿立方米南水
源源不断输入天津后
1400万人受益
天津市逐步形成了一个
以中线一期工程、引滦输水工程
一横一纵为骨架横卧的十字型水网
于桥、尔王庄、北大港、王庆坨、北塘
五座水库互联互通
互为补充、统筹运用
天津外环河出口闸
北京市建成了一个
沿着北五环、东五环、南五环
及西四环的输水环路
拥有向城市东部和西部输水的支线工程
以及密云水库调蓄工程
累计接受南水84亿立方米
1500万人受益
全市构建起
“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三水联调
环向输水、放射供水、高效用水的
安全保障格局
全面通水八年来
工程社会、经济、生态等
综合效益不断彰显
工程作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
作用也愈发突出
如今后续工程正有序推进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心怀 “国之大者”
秉承调水初心
将 “志建南水北调、构筑国家水网” 的誓言
化作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 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的具体实践
当好国家水网建设国家队、主力军
让国家水网越织越密
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越来越强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央视财经
CCTV纪录、河南卫视、中国水事等)
【猜你不想错过的精彩内容】
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为“信语南水北调”点亮星标!
▲
点亮在看,关注南水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