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指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01
强化党建引领
把党的领导贯穿志愿服务全过程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志愿服务全过程,落实到志愿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既是志愿服务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基本要求,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手段。
把党的领导贯穿志愿服务全过程,要加强党建引领,确保实现各级党委对志愿服务事业的全方位领导,基层党组织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生动局面。基层党组织应当组织广大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通过党课教育、专题讲座、业务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志愿者的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历史使命感。基层党组织要努力搭建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积极分子为骨干、群众普遍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注重选拔、培训和激励优秀志愿者入党,用党建引领推动形成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服务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
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把志愿服务作为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国有企业、学校要完善制度安排,支持和组织所属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开展志愿服务,倡导领导干部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不仅是强化修养、践行使命、淬炼党性的自我提升过程,也是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有效路径。
02
坚持问题导向
引领志愿服务化解社会主要矛盾
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坚持需求导向,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标。
社会进步让人民群众产生了多样态、多层次、多维度美好生活需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志愿服务能够帮助弱势群体,如贫困人口、残障人士、老龄群体、留守儿童等解决民生兜底的问题,在养老、医疗、教育、应急等领域,志愿者通过助老、义诊、支教、救援等活动,能够弥补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志愿服务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精神给养,通过文化进万家、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形式,让优质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既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需要,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又传播和弘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志愿服务还能够满足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获得他人的感谢和社会的认可,带来深层次的心理满足,增强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坚持需求导向,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把满足需求与引领需求结合起来,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匹配,服务民生诉求、提供精神给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挥志愿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03
以人民为中心
志愿服务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受益者,充分体现了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坚持目标导向,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困难,准确把握群众急难愁盼,优化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通过常态化、便利化、精准化的方式,积极组织济困解难、扶弱助残、扶老爱幼、救灾援助、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长流水、不断线的清单式、个性化服务,办好群众身边事,做好群众贴心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志愿服务在尊重个人意愿和需求的基础上,鼓励人民群众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时间安排,自愿参与、自主选择志愿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人民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许多品牌化的志愿服务项目是由普通老百姓自觉发起、设计、组织和实施的,形成了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被动的服务接受者转化成为服务的提供者,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得到了充分尊重。
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要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建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路径,凝聚广大人民群众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04
创新体制机制
志愿服务助力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志愿服务广泛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志愿服务可以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参与国家治理的有效途径。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导人民群众以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志愿服务方式参与国家治理的社会实践,广泛发起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等多样化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志愿服务是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的重要路径,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05
着力服务基层
志愿服务助力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实践证明,基层服务能力越强,党的执政基础就越坚实、越牢固。基层是我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志愿服务着力于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基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基层安,则天下安,志愿者在反映诉求、化解矛盾方面有独特优势。志愿服务要坚持源头治理思维,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充分整合专业律师、金牌调解员、妇联干部、“五老”人员、心理咨询师、矫正社工等志愿服务资源参与基层矛盾化解工作,及时把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提升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网格化工作体系,充实和壮大基层服务和管理的中坚力量,积极创建“网格+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将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分布在基层网格上,延伸志愿服务链条,打造“十五分钟志愿服务圈”,及时回应和满足群众反馈的问题和需求,让群众有事情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实现志愿服务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推动群众需求在网格被满足、民生实事在网格被解决。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要常态化动员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城乡社区志愿服务,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搭建志愿者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合作平台,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畅通志愿者参与基层服务和治理的制度路径,激发社区志愿者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不断助力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06
拓宽民心相通
志愿服务加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志愿服务作为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途径。通过志愿服务的交流交往,能够让不同地区的文化价值和不同社会的文明理念互融共生、互促共进。通过积极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志愿服务网络,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为重点开展国际志愿服务,实施国际志愿服务项目,讲好中国故事。鼓励国内志愿服务组织与相关组织、机构合作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开展适宜的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通过实施教育援助、医疗卫生、扶贫减贫、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项目,改善受助地区民生条件,增进当地民生福祉,有助于提升受助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深化海外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与国际性志愿者组织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志愿服务活动。凝聚国际社会力量和资源,聚焦各自实际需求和服务能力,设计、开发和实施符合共同利益关切、共同价值基础、共同发展目标的跨国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实效,以志愿服务形式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加强消除贫困、人道主义救援、生态环境保护等传统领域的项目设计,探索在科技创新、文化教育、社会治理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交流,为加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通的,志愿精神蕴含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海外志愿服务要重点开展“小而美”民生项目,加深彼此间的理解和友谊,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这明确了志愿服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推进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把党的领导贯穿志愿服务全过程,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确保志愿服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媒体编辑:崔岑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