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仅仅差五天,就免了缓-退
2024-12-02 02:13  浏览:302  搜索引擎搜索“混灰机械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混灰机械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众所周知,最-高-权-力-机-关在9月13日的第十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为了避免敏感词,以下我简称“缓-退《决定》”)。按照预定计划,我是在今年年底退休,而眼下都12月初了,可谓近在眼前,就利用这个机会说一说这个话题。

其实,在《决定》出台之前的8月30日就已经思考过了,具体见帖子《退休后是否发挥余热要九思》,发出来是8月30日,具体的思考是7月15-18日三中全会召开后,因为这次会议提到了“缓-退”问题,但我失算了,以为会是2029年之前的某个时间点推出,却没有想到《决定》出台会如此之快。

《决定》出台后,我关注了实施的具体时间,是从2025年1月1日起。这是一个分界线,在此之前退休的,按照原来的规定执行,而在此之后退的,按照性别和类别(主要针对女同志,是管理人员还是一般职员),按照退休的具体年月,都有不同程度的缓-退要求,这个就不细说了。

鄙人是甲辰年的腊月十三出生,对应的阳历是1965年1月15日。那么,何以是今年年底退休呢?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都知道,上世纪60、70年代,没有很严格的户籍管理,甚至在许多农村地区到了80年代都还是没有多少改进,因此,在具体的出生年月方面,通常是不准确的。我们以前高中同学中有同学在没有考上大学的情况下换一个学校复读,有些人的年龄就改了,比如有个女同学,实际是1962年出生,在我们1982届那一年没有考上大学,第二年到另一所学校复读,年龄就变成了1965年;再比如,我一个同事告诉我,他的一个高中同学不清楚出于什么原因,年龄居然改小了8岁,本来这两年就可以退休,因为更改了年龄,再加上缓-退的因素,很可能实际工作到他真实年龄的70岁。我是腊月十三出生,但农村人一般是查阴历,再说那时候也搞不清楚对应的阳历是哪一天,我因为崇拜伟人润之,很早就想到蹭老人家的热度,就自说自话在填写各种表格时,也包括后来办身份证,就写成了1964年12月26日,相当于把自己年龄提早了二十天。

我如此改年龄的事儿,很多同事都知道。我清楚记得,还是十几年前的一次饭桌上,不知道怎么聊到改年龄问题,一个今年89岁高龄的老先生当时提醒我还是要更正,因为看看差二十天,但实际上差了一个年号,说不定会有许多不同,但我没有在意,也就没有去申请更正。还有一些同事,往往在伟人生日这一天,便纷纷祝贺我的生日。

真是一语成谶!事到临头,就发现,差一个年号,的确有许多不同。首先一个不同,就是计算养老金的依据之一是所在省级行政区公布的社平工资(这个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是一个概念),在不同年份是不一样的。这个社平工资不同省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省份,在下面的市也不一样。上海的社平工资是全国最高的,而且从过去看,每年都是正增长,还没有出现过持平乃至下降的情况。这样,我把生日提早了二十天,就有点不合算了,因为今年退是按照今年公布的社平工资计算,明年退是按照明年公布的最新的社平工资计算。

第二个不同,就是这次关于“缓-退”的《决定》引发的。由于具体实施时间是2025年1月1日,那么,我把年龄提早二十天后就变成不需要“缓-退”了,因为离实施时间有五天的时间差。很搞笑的是,我们单位还有一个同事的出生日期是1965年1月2日,按照《决定》,他就得多干一个月,当然,在具体操作上,他也可以就在他生日这一天退。

客观地说,《决定》中的具体规定,因为有弹性,而且是渐进式的,总体上还是比较温和的,从长远看,比较不利的是工作年限不长的年轻人、灵-活-就-业-者和部分女职工。在相关《决定》出台的前后,我在刷相关信息的时候注意到大多数人是不希望“缓-退”,其理由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当然,反映在不同个体身上,情况却是大不相同。

就鄙人而言,即使按照真实的年龄在明年2月缓-退乃至更后面一点正式缓-退,也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区别。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发布人:a5f8****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