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最大的十年,也是高举公益性旗帜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十年。健康报开设“这十年·医院前行”专栏,邀请医院管理者讲述十年来医院前行的改革故事。
本期嘉宾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八十五载发展历程中,创下了中国医学史上诸多“第一”,回眸十年来的“中山路”,有五个“锚点”展示了“中山人”的使命感、卓越心。
“中山智造”
推进医学技术创新
2018年1月31日,两项全球首例“中山智造”发布。肝肿瘤外科团队研发的“7种微小核糖核酸肝癌检测试剂盒”,采集0.2毫升血浆,可提升肝癌早期诊断率;研制的“全自动循环肿瘤细胞分选检测系统”,可提升肝癌复发转移、诊治疗效预测效果。两项成果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了技术转让。
多年来,我们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实现医疗技术、医院管理的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实施“学科强院”战略,瞄准尖端医疗技术、国际前沿技术,重视平台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率先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打破常规,形成一批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临床研究等方面领跑国际的优势学科。
我们建立“科研处—临床试验中心—临床医学研究院”三位一体的临床研究管理体系,推进和加强不同学科间、领域间、医院间的科研合作,建设动态、高效运行的多学科科研平台,为临床研究提供保障。同时,激励各学科参与或牵头制定医疗卫生领域国际标准、诊疗规范、技术指南、专家共识,提升医院的国际影响力。
成为全国首家“国家级多维管理工具应用示范医院”、全球首台全景动态PET-CT成像系统落户、建立肿瘤全疾病周期综合管理模式、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秉承自主创新精神,共建创新活跃生态,我们瞄准国际医学研究前沿,打造贯穿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打造围绕临床医学研究为核心,兼具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临床验证、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功能的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
“中山突破”
助力服务模式创新
2020年5月28日,来自贵州的63岁陈先生接受“心肝联合移植”后顺利出院。此次移植,是中山医院自2002年成功实施亚洲首例“心肝联合移植”后完成的第二例。这充分体现了中山医院多团队协作攻克难关的技术能力,也为今后医院临床诊疗技术不断创新应用带来了信心。
多学科协作、精准施策的“中山模式”,立足联合门诊、病例讨论和对外交流“三维”平台,突破单纯从疾病角度出发的思维模式,力求从医疗技术水平、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呈现螺旋式提升。我们希望整合医院多学科力量,通过不断磨合,优化流程,为每一位患者特别是疑难重症患者量身打造精准医疗服务。
近年来,我们在多脏器联合手术治疗探索实践中不断取得突破,已完成包括世界首例运用机器人微创技术同时根除直肠癌,切除肝转移、肺转移病灶在内的各类高难度手术治疗。上海、全国乃至世界的“首例”在各个学科涌现:世界首例“聚合物瓣膜”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世界首例“利用切除的废弃肝脏行成人—儿童部分肝移植”,世界首例“POEM﹢ STESD”治疗贲门失弛缓及食管多发憩室手术……
从努力追赶到跻身世界前列,这份担当源于时时刻刻对自己的追问:我们能否为患者做得更多?
“数字中山”
深耕智慧医院建设
2020年10月,由中山医院和青浦区合作共建的长三角示范区第一家智慧互联网医院——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正式运行,建有远程门诊、远程多学科会诊、远程超声、远程影像、远程检验、远程病理、智慧病房等多个平台。
近年来,我们聚焦数字赋能,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医疗等跨行业新技术应用,丰富5G、区块链等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场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医院管理的深度融合,建设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
我们首推全新医疗模式——物联网医学,搭建物联网关键技术平台,率先创立元宇宙医学联盟,实现物联网医学的AI技术升级。推出全国首家智能门诊“AI医生”,在探索脑疾病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方面迈出第一步。推出融合5G的医联体影像创新平台,助力长三角医疗一体化;打造中山医院医联体信息联盟,实现医联体内部信息互联互通,进一步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质化分布,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
当前,我们正在推进“5G﹢健康管理”推广应用,探索“以人为本”的全程智能健康管理。医院牵头申报的项目入选国家“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将5G、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云计算等数字化工具与优质医疗资源的落地深度融合,打造全国首个“5G﹢数字孪生智慧医疗生态圈”,建立基于患者、医生、院区三大数字孪生模型,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与效率。
“流动中山”
强化区域辐射带动
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和设置为引领,在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中找准自身定位,是公立医院实现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2020年10月,开业仅3年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正式挂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之一。
目前,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已开设42个临床医技科室,针对福建当地疾病谱,组建15个名医工作室,运用先进成熟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多学科、全方位的“一站式”精准诊疗;拥有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获批成立厦门市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填补60余项厦门乃至福建医疗领域的技术空白,快速提升厦门及周边地区的医疗诊治水平。
由中山医院负责运营的院区,除了厦门院区(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还包括上海本地的闵行梅陇院区、青浦新城院区、佘山院区,其他紧密型医联体成员单位则包括金山分院、青浦分院、徐汇医院、闵行分院、吴淞医院和苏州相城人民医院。
通过医联体建设,我们输出品牌、管理、技术、人才和服务资源,开展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在较好满足区域内居民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和一般危急重症防治需求的同时,还承担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及公共卫生工作,辐射并带动周边社区卫生中心的发展。
“人文中山”
彰显时代担当
2020年3月,在武汉抗疫一线,一张医生陪伴患者看夕阳的照片在网上刷屏,感动了无数人。照片中的医生,就来自中山医院的重症医学科。
在发生洪涝灾害的灾区,在特大地震的震区,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中山人”的身影。作为“国家队”,“中山人”的身影与足迹,印刻在祖国大地上。响应国家号召,我们还积极投身卫生援外工作,用精湛的医术,书写“中国医生”的大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们有逆行出征的“第一人”,亦有全球首发的《新冠肺炎防治复旦中山方案》。
创新铸入灵魂,人文融入血脉,中山医院以契合时代、特色鲜明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医院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实现医院发展与文化建设同频共振。
在近日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中山医院取得此次“国考”排名第一且连续3年“A﹢﹢”的好成绩。作为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我们将持续打造现代医院样板,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和路径。
整理:特约记者 宋琼芳 齐璐璐
制图:王珺珂
编辑:于梦非 肖薇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