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长大后容易变坏的孩子,小时候都有这些征兆,出现一个就要警惕 | 精选
2022-06-05 13:37  浏览:1154  搜索引擎搜索“混灰机械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混灰机械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 ID:qzlgzs

养育孩子长大,除了学习方面,家长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变坏,做事不计后果,误入歧途。

近些年,校园霸凌、青少年犯罪事件屡见不鲜,为学校、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在知识教育之外,孩子的人格、品德教育是重中之重。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童年时期的教育和经历,对他的性格和三观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行为,家长就要及时纠正,给他正确的引导。否则,等到孩子长大了,就为时晚矣。

那些长大后变坏的孩子,往往在小时候就显露出某些特征,最典型的有以下3种,出现一个家长就需警惕。

01

缺乏同理心

有一则视频在网上引发讨论:四川宜宾,一个8岁男孩趁店主不注意,偷偷将宠物店刚出生不久的小狗带出,疯狂虐待了一番。

视频中看到,男孩多次将小狗拎起来,重重地摔到地上,并用脚踢。要不是路人及时制止,这场伤害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经医院检查,小狗双腿股骨断裂,后续治疗费用超6000元。男孩妈妈带着他和店主协商时,男孩竟然毫无悔过之心,一直嬉皮笑脸觉得很自豪。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湖南某地,一名小男孩将同他一起出电梯的2岁女孩强行抱回电梯,让她独自留在电梯内,并按下18层的按键,致使女孩不幸从18楼坠亡。

还有一个孩子,故意猛推孕妇,只是因为“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

不管是虐待动物,还是不顾他人感受的恶作剧,本质上反映的都是孩子同理心的缺乏,仅凭自己的爱好做事,丝毫不考虑自身言行对他人带来的影响。

很多时候,家长会以“孩子还小,不懂事”“天真”掩盖了问题的严重性,导致“恶”的种子不断在孩子内心生根、生长,给未来埋下巨大隐患。

缺乏同理心的孩子,通常比较冷漠,轻则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言行没有分寸,影响人际关系;重则漠视生命、做出伤害人或动物的事情。

而具有同理心的孩子,总是能够体察其他个体的情绪和感受,善良而温暖,他们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给别人带来麻烦或伤害。

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记得曾看过一张图,一个小男孩看到小狗在台阶下爬不上去,轻轻地抱起小狗,放上台阶,孩子的善良和纯真让人感动。


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孩子出现伤害动物,或是嘲笑、攻击他人的行为时,家长应当及时制止,让孩子明白这样是错误的,并教孩子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感受。

家长还可以通过优质的绘本、故事,来对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就是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也是根植于心的修养。

这样的孩子,永远不会学坏,因为他懂得尊重和爱护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个体。

02

以自我为中心

每个人在0-6个月的婴幼儿阶段,都有一种全能自恋心理:

即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世界与我浑然一体,我一动念头,外部世界就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一旦抚养者不能给予及时回应,或者和自己的想法相违背时,就产生自恋性暴怒,恨不得毁了这个世界。

随着人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这种心理会逐渐减弱,他开始明白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会遇到很多事与愿违的事情,慢慢形成正确、成熟的思维模式。

一个人的成长,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就是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学会与他人、世界和谐相处的过程。


而有些孩子,由于后天养育方式的不当,被过度满足、溺爱、纵容,依然受全能自恋心理的影响,形成了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对自身的成长十分不利。

主要表现为:

占有欲强,爱吃的东西只能自己一个人吃,别人碰都不能碰;

想要什么一定要得到,如果父母满足不了,就发脾气、甚至打人;

什么事都要按自己的想法来,不管别人,比如玩游戏时随意插队,抢别人的东西,没有规则意识;

只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一点也不尊重、体贴父母。

在孩子6岁前,偶尔表现出“利己”的倾向,是正常的。但是如果7、8岁以后,甚至到了11、12岁,孩子还经常呈现出自私、霸道的特点,家长就需要多加注意。

家长爱得太满,会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让他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看不见父母的辛苦和付出,眼里只有自己。当有一天,父母满足不了他,就会心生怨恨。

养育孩子,从来不是只要爱就够的,爱的方式要正确,要帮助孩子适应这个社会。

在家里,该有的规矩一定要有,做错事就要接受惩罚,或是承担相应后果,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善恶,形成正确的观念。

另外,不要想方设法满足孩子所有要求,不合理的、满足不了的,可以拒绝孩子,让他体会挫折感,并学习处理负面情绪。

最后,家长不要只知道为孩子付出,也要给孩子关怀自己、关怀他人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去爱人,在其中感受到快乐和自己的价值。

03

情绪管理能力差、有暴力倾向

人是情绪动物,开心、兴奋、悲伤、忧愁、嫉妒、后悔······情绪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情绪管理能力差的人,很容易做出一些不计后果的事,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利的影响。

这一点,在孩子身上也有所体现。

四川雅安的一所幼儿园,一个小孩因吃饭不老实,被老师批评了两句,便开始扔凳子砸老师。

内蒙古通辽的一名15岁少年,由于父母拒绝给他零用钱,又把他独自留在家里,他越想越气,情绪一激动就把自己家给烧了。


冷静下来的男孩回到家,看到一片废墟和忙碌的消防员,站在门口不知所措。

人的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是后天习得的,尤其是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引导和自身示范。

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孩子一点小事不如意就大发脾气、摔东西、甚至动手打人,有暴力倾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家长需及早干预。

孩子年龄小,大脑发育不完善、认知和沟通能力不足,爱发脾气、哭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采用暴力的方式来发泄情绪一定是不对的,需要及时纠正。

家长要做的,是在接纳和理解孩子情绪的基础上,教孩子用恰当的方式去发泄、纾解情绪。

告诉孩子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发泄情绪:一个人安静待一会儿、在纸上乱画、听歌、看电影、大哭一场、打打枕头、沙袋······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在“负面”情绪中待太久。

还可以教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玩具被抢走,不能动手打人,而是告诉对方:“这是我的玩具!你抢走是不对的。”

被父母严厉批评,感觉很难受,也可以表达自己的心声:“我认识到错误了,但是你这样说我我觉得很受伤。”

更重要的一点是,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随便发脾气、诉诸暴力,心平气和地沟通。

本文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zgs),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插画 | 在在,原创文章,原创插画,转载请联系授权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发布人:7ab3****    IP:139.201.1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