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100天读书营-23-敏感与共情
2023-09-02 18:38  浏览:4671  搜索引擎搜索“混灰机械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混灰机械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17.8.31日 星期四 天气晴

8月31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23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敏感与共情”

对他人情绪极其敏感的人是什么样的?

1. 你对细节敏锐度很高,并且会不受控制地对它们加以解读

在人际交往中,你总是能够注意到很多他人注意不到的细枝末节。比如,在向他人求助、邀约时,对方哪怕迟疑了一瞬间,也会被你捕捉到,然后你会紧接着开始在脑中对对方的迟疑作出种种解读——Ta是不愿意吗?Ta勉强答应我的吗?Ta是在想怎么拒绝我吗?

一群人在一起时,你也能够发现他人之间微妙的气氛或细微的互动。我一个深受他人情绪影响的朋友就曾对我说过,如果她的朋友中,或是班级里有两个人突然在一起了的话,那她一定是很早就看出他们之间的端倪了的。

2. 你通常能够迅速察觉出他人情绪的变化

他人的情绪变化在你眼中就像是被放大了的一样,你仿佛能感受到某种“情绪的磁场”。一旦周遭的人情绪有丝毫的不对,你都能够迅速察觉到,尤其是像悲伤、愤怒、失望这样的负面情绪。即使对方表面上无波无澜,嘴上说着“我没事”,你也能感觉到他们平静表象下暗自汹涌的情绪。

3. 你在和他人相处时表现得小心翼翼,常常会不自觉地扮演一个老好人的角色

由于你对他人的情绪太过敏感,并且自己也深受这些情绪的影响,因此你总是试图确保周围每个人都开心。为此,你会不自觉地取悦他人,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只是为了安抚他人的负面情绪。有时,你可能自己都分不清是出于对他人的关心,还是因为他人的情绪对你影响太大。

4. 你常常觉得自己“共情能力过强”

当身边的人陷入负面情绪之中时,你常常觉得自己的情绪比他们还要强烈,宛如那已经成为了你的情绪一样。在观看、阅读影视或文学作品时,你也总是“入戏太深”,久久不能从别人的故事和情感中脱离出来。看到他人受苦,你总想伸出援手,觉得自己得做些什么,即使别人并没有向你求助。

我为什么对他人的情绪这么敏感?

ElaineAron是最早对高敏感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她的研究指出,人群中有约20%的人有着异常敏感的大脑,这些人在面对他人情绪时表现出更强的生理反应。研究表明,除了情绪以外,高敏感人群对包括声音,气味等任何细微的外部刺激都有着超高的意识,他们在处理外部信息时会更加彻底,面对正面或负面的刺激时都有会产生强烈的反应。

Melchers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一个人情绪共情能力(affective empathy)高低的变量中有52-57%都可以被遗传基因解释。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那些情绪共情能力格外强的人大脑的脑岛附近相较常人有更多的灰质(Tomoda et al., 2012)。

也就是说,异常敏感和过度共情可能是天生的。但是,除此之外,这种对他人情绪过于敏感的特质,更多是在成长过程中被“培育”出来的。而有两种类型的家庭环境,与情绪敏感密不可分:

* 危险性环境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照料者的情绪是极不稳定且难以预测的。

因此,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常常处于一种持续的惊恐,焦虑或害怕的状态,他们不知道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所以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们不仅无法从这样不会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父母身上得到稳定的支持和照料,有时还不得不充当起照料父母的角色。

于是,觉得时时刻刻自己处于危险之中的孩子,会被迫学会对他人的情绪保持高度的敏感,因为情绪的变化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危险信号。在这种环境下习得的“过强的共情能力”并非出于对他人的关怀,而是对自身安全的担忧 ,是一种保护机制。他们必须第一时间觉察到他人情绪细微的变化,从而在第一时间做好应对的准备——这样他们才有更大的概率减少受到的伤害。

同时,与其说他们强烈的反应是在“为他人的痛而痛“,那更像是一种面对他人激动情绪时条件反射式的不安与焦灼。因为别人的痛苦让他们本能地感到危险。他们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是一种消除自己不安和恐惧的方法——看到他人开心,平静时,他们才感到自己是安全的。

* 批评性环境

顾名思义,在这种环境中,照料者对孩子往往过于严厉,苛刻,并以极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他们。孩子会因为做错了事或是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而受到批评和惩罚,却很少在表现出色时得到应有的鼓励和赞许。

常见的批评方式除了口头上的指责与外在的惩罚之外,更多的是使用情绪暴力。比如,父母可能会在孩子未能达到自己要求之后表现得极其烦躁和郁闷,不断地叹气或者干脆不跟孩子说话,借此来向孩子表达:“你很糟糕,我很失望”。事实上,将批评化作无声的情绪会比直接的责骂更加让人喘不过气。

临床心理学家Greg Hajcak Proudfit和他的团队研究发现,以批评为主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造成十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会把孩子的大脑训练成一种“过度强调过失”的模式。这一方面使得孩子逐渐内化了父母对自己的苛责,认为那就是一种对自己客观的反馈,相信自己正如他们评价中的那样一无是处。另一方面,他们会把别人的情绪解读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Ta好像生气了,是不是因为我刚才太蠢了?”,“Ta看起来心情不好,是不是因为觉得我这个人太无趣了?”长大后,他们会变得对他人的情绪格外敏感,并把那些情绪都当作是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为了让他人对自己满意,他们会去尽力平稳那些情绪。

事实上,不论是在危险性环境还是批评性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无法意识到别人的情绪与自己可能并不相关。这与一种被称作过度卷入(enmeshment)的,不健康的家庭模式紧密相关。简而言之,过度卷入指的是一种家庭成员间边界模糊的现象——成员之间过度关注或投入彼此的情绪和生活,从而限制了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Barber & Buehler, 1996)。而这种现象在上述两种家庭环境中都十分常见。

在任何一种关系中,个人边界都是重要且必要的,而健康的个人边界就意味着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但不对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Manson, 2013)。然而,在成员间过度卷入的家庭中,孩子没有学会关系中距离与尊重的重要性,不懂得再亲近的他人和自己都是互相独立的个体。

危险性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认为别人的情绪和自己的安危紧密相关,因此他们需要看到周遭人平静、快乐,来确保自己的安全。而批评性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则将他人的负面情绪视作一种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害怕受到负面的评价,想要维持自己的形象。因此,即使目的有所不同,深受这两种环境影响的孩子都认为别人的情绪和自己一定有关,认为自己需要对别人的情绪负责,认为自己有责任平稳他人的情绪。

如果你发现上述的情况和你自己很像,或者对他人情绪的过度敏感也已经对你造成了困扰,那么,你可能需要正确的共情。

什么是真正的共情,又该如何做到?

共情(empathy),也叫换位思考,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能力,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Hoffman教授认为,共情能力是一种人类生而具备且必不可少的能力。

有趣的是,大多数对他人情绪敏感又反应强烈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因为太能感同身受,也就是共情能力过强。但事实上,真正的共情和上述的两种对他人情绪敏感的情况之间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共情的出发点是为他人的利益,而不是为自身的利益——共情是为了理解、体谅和缓和他人的苦难,而并非是出于自我保护。

那么,正确的共情应该怎样做呢?

1. 明确自己的情绪来自哪里

首先,你需要觉察自己被他人的情绪影响究竟是由于感同身受,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还是仅仅只是被对方那种强烈的情绪感染了。有一个确认的方法是,在你看到他人心情低落,而自己也似乎因此变得低落时,问一问自己:我的低落是因为我尽量想象把自己放到了和对方同样的处境,所以体会到了Ta身在其中的痛苦;还是我只是看到Ta低落,觉得这种‘身边的人情绪不好’的感觉让我很紧张、焦灼,因此想让Ta恢复平静?如此一来,你能够区分自己是在共情对方,还是更多出于对自己的保护。

2. “这真的与我相关吗?“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是出于害怕自己因此受到伤害,或是担心那是对自己的评价,那么,你需要明白以及去证实,他人的情绪可能与你无关。为此,你可以试着留心并记录下周围人情绪激动的时刻,克制住自己不去做出反应,比如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取悦他人。

接着,你需要做的就是观察对方的情绪是否是指向你的,是否真的预示了接下来Ta会对你造成伤害。此时你多半会发现,你并不是他人情绪的“受害者“。而如果你在得到现实的验证前已经抢先一步为了自我保护作出了反应,就会失去验证的机会,因为即使你没有被伤害,你也会归因成”幸亏我已经先有所行动了“。不仅如此,你甚至还可以在对方情绪平静下来以后直接向对方确认你的猜想和预设。

3. 说服自己:我没有承担他人情绪的责任

你需要明白的是,无论是为他人的共情,还是为自己的保护机制,你都用不着、也不能够为他人的情绪负责。不管是多么亲密的亲人,伴侣还是朋友,你们也始终是独立于彼此的个体。因此,你在对他人的痛苦悲伤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要清晰地意识到:这是Ta的情绪,也是Ta的人生,我可以去站在Ta的角度上理解Ta现在的感受,但我不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除了情绪上的边界,行为上的边界也尤为重要。当你知道某个亲密的人陷入困境时,你可以告诉Ta你会支持Ta,可以给Ta提出一些建议,可以陪伴在Ta身边。但,你不能擅自为Ta做决定,也不能过度干涉Ta的选择,即使你认为自己是出于“好心“。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你不能代替他人痛苦,更无法拯救别人。

4.大限度地增强双方面的阅历,情绪只会消耗你,而信息却能带给你悲悯

希望你能找到自己和他人之间健康的边界。有能力关怀,也有能力保持自我的平稳。这样的话,你就能进入到一个非常舒服的状态了。

今日电影推荐:2003年 金基德导演 《春夏秋冬又一春》推荐书籍《悉达多》

豆瓣评分8.5

春生、夏糜,秋去,冬烬,轮回交替。

幽媾、 救赎、宽恕、生死、还报、拖重、负累。


8月31日读书心得:

《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东西方精神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东方人精于人与人的关系;前者从征服中得到满足,后者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汲取幸福。”

本文核心:自激  (已经可以成为一个小理论了,有比较完备的体系了)

引子:人可以从环境中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又成为他行动的动力。比方说,冷天烧了暖气觉得舒服,热天放了冷气又觉得舒服,结果他就要把房间恒到华氏70度,购买空调机,耗费无数电力;骑车比走路舒服,坐车又比骑车舒服,结果是人人买汽车,消耗无数汽油。由此看来,舒服了还要更舒服。

理论内容:这在控制论上叫作正反馈,社会就相当于一个放大器,人首先有某种待满足的物欲,在欲望推动下采取的行动使欲望满足,得到了乐趣,这都是正常的。乐趣又产生欲望,又反馈回去成了再做这行动的动力,于是越来越凶,成了一种毛病。

实验:玩过无线电的人都知道,有时候正反馈讨厌得很,状似抽疯:假如话筒和喇叭串了,就会闹出这种毛病,喇叭里的声音又进了话筒,放大数百倍出来再串回去,结果就是要吵死人——行话叫作“自激”。

生活案例:

1.在我们这里看来,西方社会正在自激,舒服了还要更舒服,搅到最后,连什么是舒服都不清不楚,早晚把自己烧掉了完事。这种弊病的根源在于它是个欲望的放大器——它在满足物欲方面能做得很成功,当然也有现代技术在做它的后盾。孟老夫子当年就提出要制止这种自激,提出个好东西,叫作“仁义”,仁者,亲亲也,义者,敬长也,亲亲敬长很快乐,又不毁坏什么,这不是挺好的吗

2.凡高级动物脑子里都有快乐中枢,对那地方施以刺激,你就乐不可支。据说吸毒会成瘾,就是因为毒品直接往那里作用。有段科普文章里说到有几个缺德科学家在海豚脑子里装了刺激快乐中枢的电极,又给海豚一个电键,让它可以自己刺激自己。结果它就抽了疯,废寝忘食地狂敲不止。我当然不希望他们是在寻海豚的开心,而希望他们是在做重要的试验。不管怎么说吧,上下交征利,是抽这种疯,无止境地开发自然,也是抽这种疯。

拓展启发:某些传统遗留的观念束缚,里面是否也有自激的设置呢?

孟子说,乐之实,乃是父子之情,手足之情(顺便说说,有注者说这个“乐”是音乐之“乐”,我不大信)。再辅之以礼,就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这是孟子的说法,但我不大信服;他所说的那种快乐也可以自激,就如孟子自己说的:“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谁要说这不叫抽疯,那我倒想知道一下什么是抽疯。而且我认为,假如没有一大帮人站在一边拍巴掌,谁也抽不到这种程度——孟夫子本人当然例外。  (联想一下小红花……如果小红花变成了红色运动中的正反馈……那人一个个的,就开始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了。)

对今天仍有启发:(中国的传统道德,讲究得过了头,一样会导致抽疯式的举动。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社会在这方面也是个放大器。人行忠孝节义,就能得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美名,这种美名刺激你更去行忠孝节义,循环往复,最后你连自己在干什么都搞不清。举例言之,我们讲究孝道,人人都说孝子好。孝子一吃香,然后也能导致正反馈,从而走火入魔:什么郭解埋儿啦,卧冰求鱼啦,谁能说这不是自激现象?再举一例,中国传统道德里要求妇女守身如玉,从一而终,这可是个好道德罢?于是人人盛赞节烈妇女。翻开历史一看,女人为了节烈,割鼻子拉耳朵的都有。鼻子耳朵不比头发指甲,割了长不出来,而且人身上有此零件,必有用处;拿掉了肯定有不便处。若是为“节烈”之名而自杀,肯定是更加不妥的了。此类行为,就像那条抽疯的海豚。)

深度挖掘:罗素在讨论伦理问题时曾经指出,人人都希求幸福,假如说,人得到自己希求的东西就是幸福,那就言之成理。倘若说因为某件事是幸福的,所以我们就希求它,那就是错误的。谁也不是因为吃是幸福的才饿的呀。幸福的来源,就是不计苦乐、不计利弊、自然存在的需要,这种需要的种类、分量,都不是可以任意指定的。当然,这是人在正常时的情形,被人哄到五迷三道,晕头转向的人不在此列。

深度挖掘后的现实意义:种需要本身是不会过分的,只有人硬要去夸大它,导致了自激时才会过分。饿了,找个干净饭馆吃个饭,有什么过分?想要在吃饭时显示你有钱才过分。你有个爸爸,你很爱他,要对他好,有什么过分?非要在这件事上显示你是个大孝子,让别人来称赞才过分。需要本身只有一分,你非把它弄到十分,这原因大家心里明白,社会对个人不是只起好作用,它还是个起哄的场所,干什么事都要别人说好,赢得一些彩声,正是这件事在导致自激。东方社会有东方的起哄法,西方有西方的起哄法。而且两边比较起来,还是东方社会里的人更爱起哄。假如此说是正确的,那么真正的幸福就是让人在社会的法理、公德约束下,自觉自愿的去生活;需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需要满足之后,就让大家都得会儿消停。这当然需要所有的人都有点文化修养,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对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来,同时对别人的事少起点哄。这当然不容易,但这是唯一的希望。看到人们在为物质自激,就放出人际关系的自激去干扰;看到人在人际关系里自激,就放出物质方面的自激去干扰;这样激来扰去,听上去就不是个道理。搞得不好,还能把两种毛病一齐染上:出了门,穷极奢欲,非奔驰车不坐,非毒蛇王八不吃,甚至还要吃金箔、屙金屎;回了家,又满嘴仁义道德,整个一个封建家长,指挥上演种种草菅人命的丑剧(就像大邱庄发生过的那样查看批注);要不就走向另一极端,对物质和人际关系都没了兴趣,了无生趣——假如我还不算太孤陋寡闻,这两样的人物我们在当代中国已经看到了。

《思想和害臊》

有点阿城的味道,更具备着批判文革的普遍手法。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这种冷静的笔触。

不是那种单纯的文字冷静,也不是单单的思维冷静,而是一种让人看到野火燎原时某一个局部的冷静,该局部的冷静,可最大限度的反衬出野火的狂热、残酷,更能最大程度给读者造成对野火的反感。

更准确地说,要带着一种“被动”的感觉去写,或者写出某一部分的被动,自在自为,感觉是“我没要怎样怎样,结果你来了……”

举例:无论是王小波插队时发现淳朴农民们的无辜与被动,还是阿城《树王》中的自在自为的魔幻现实主义故事,都在像是往这场大火里泼凉水,让读者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场火是多么的荒谬,以及,它的危害——折腾,破坏了这种自在自为。

原文1“比方说,我们的班长想对大田里的工作发表意见——这对他来说本没有什么困难,他是个老庄稼人嘛——他的发言要从一句时髦话语开始,这句话可把他难死了。从他蠕动的嘴唇看来,似要说句“斗私批修”这样的短语,不怎么难说嘛——但这是对我而言,对他可不是这样。只见他老脸胀得通红,不住地期期艾艾,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但最后还是没把这句话憋出来,说出来的是:xx巴哩,地可不是这么一种种法嘛!

原文2谁知他被当裁判的指导员恶狠狠地吹了一哨,还训斥他道:最高指示是最高指示,革命口号是革命口号,不可以乱讲!然后就他就被换下场来,脸色铁青坐在边上。原来他说了一句:最高指示,毛主席万岁!指导员觉得他讲得不对。最高指示是毛主席的话,他老人家没有说过自己万岁。所以这话是不对。但我总觉得不该和质朴的人叫真,有思想就行了嘛。自从被吹了一哨,我们班长就不敢说话了,带X不带X的话都不敢说,几乎成了哑巴……

原文3那一天我身上带的钱少了,搁下的钱不怎么够。那位傣族老太大——用当地话来说,叫作蔑巴——就大呼小叫地追了过来,朝我大喝一声:不行啦!思想啦!斗私批修啦……然后趁我腰一软,腿一颤,把该菠萝蜜——又叫作牛肚子果——抢了回去。”

《人性的逆转》

这一篇通篇都在帮我们重新找回“常识”

常识:“不就应该是这样吗?”

一、人性本来什么样?(当然,人性包含很多,这里只是选择性地说出一部分最基本的)

洛克:人人都追求快乐,这是不言自明的。

王小波:我认为这是同一类的东西,认为人趋利而避害,趋乐而避苦,这是伦理学的根基。以此为基础,一切都很明白。

苏格拉底+王小波:人应该追求智慧

“人(尤其是女人)应该更漂亮、更性感一些”

“对别人有礼貌一些”

乔治奥威尔+王小波:一加一等于二

王小波:最起码——首先是应该避苦避害

王小波:在西方人看来,人所受的苦和累可以减少,这是一切的基础。假设某人做出一份牺牲,可以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很多幸福,这就是崇高--洛克就是这么说的。

二、逆转之后什么样?

王小波: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大不相同,认为礼高于利,义又高于生,这样就创造了一种比较复杂的伦理学。

王小波:但是中国人却说"难得糊涂",仿佛是希望自己变得笨一点。

“还是更难看、让人倒胃一些”

“对别人应该更粗暴、更野蛮一些”

“一度以受苦受穷为光荣”

王小波:有种东西,我们说它是崇高,是因为反对它的人都不崇高。这个定义一直沿用到了如今。细想起来,我觉得这是一种模糊不清的混蛋逻辑,还不如直说凡不同意我意见者都是王八蛋为好。总而言之,这种古怪的论证方式时常可以碰到。——反对救稻草的人不崇高,使得舍命救草竟成了崇高之事——有点类似于今日所谓的集体观念

“倡导无价值的吃苦和无代价的牺牲”——哪怕多少能挤出来一点价值,从最基本的理性上看,也不应该如此。自杀还有可能见到新的世界呢,难道就鼓舞所有人自杀都成了合理的了?

三、什么元素导致如此荒谬的逆转?

要逆转人性,必须有两个因素:无价值的劳动和暴力的威胁,两个因素缺一不可。人性被逆转之后,他也就糊涂了。费这么大劲把人搞糊涂有什么好处,我就不知道,但想必是有的,否则不会有这么个岛。细想起来,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就包含了这种东西。——浑水好摸鱼。

知识分子——镇国重器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23天,今日小理论是:敏感与共情,共情(empathy),也叫换位思考,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能力,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Hoffman教授认为,共情能力是一种人类生而具备且必不可少的能力。

有趣的是,大多数对他人情绪敏感又反应强烈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因为太能感同身受,也就是共情能力过强。但事实上,真正的共情和上述的两种对他人情绪敏感的情况之间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共情的出发点是为他人的利益,而不是为自身的利益——共情是为了理解、体谅和缓和他人的苦难,而并非是出于自我保护。

发布人:2e41****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