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清理家庭药箱时,发现一大堆过期药,无奈只能将其当作垃圾处理……这绝非个别现象,而是很多家庭都有过的经历。当下,家庭小药箱衍生出的大浪费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遏制药品浪费,势在必行。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的实施方案》,就遏制药品浪费给出了从源头到终端全链条解决之道。这不仅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也是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落实。
药品浪费问题存在已久。近些年,尤其是经过三年疫情,我国居民家庭备用药储备量在增大,过期药品随之增多,由此导致的浪费触目惊心。一家机构发布的《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90.1%的被调查者有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经历,我国每年因过期造成的药品浪费达1.5万吨。
药品浪费现象,并非居民家庭等各方的主观所愿,而是诸多因素叠加、诸多环节相扣造成的客观结果。
其中在医院开药环节,尽管在取消以药补医后医生开“大处方”现象明显减少,但仍存在过量开药现象。其中,既有患者的被动买单,也有患者出于备药、囤药的需求而主动要求医生多开药的情况。买的药用不完,日积月累,大量药物过期、失效,就是一笔很大的浪费。
药品存在的大包装问题也成为药品浪费的推手。特别是儿童用药,缺乏适宜的剂型、规格,患儿家长常常不得不拆分包装、掰开药来用,由此产生的浪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对此,《实施方案》指出,强化临床用药管理。医师要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开具适宜药量的处方;药师按照处方剂量精准调配药品,可提供拆零调配服务,减少药品损耗。此外,《实施方案》还画出了多道硬杠杠,明确了医疗机构的监管责任和相关的奖惩措施。这意味着,遏制药品浪费,对于卫生健康行业而言,已不仅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他律。
从患者利益考虑,做到精准开药、提供精细化服务,有的地方和医疗机构做出了很好的探索。比如,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开设药物分剂量门诊,为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提供精细化药物服务;药师团队应用电子分析天平、专业型药物研粉工具等,进行精准调配。这种药物剂量精细化服务,不仅能解决儿童小剂量用药难题,而且可有效避免一部分药品的浪费。
医疗机构仅仅是遏制药品浪费现象所有环节中的一个。诸如防止“大包装”,引导公众理性购药,后期对于失效、过期药品做好回收处理等,需要相关部门、领域协同发力,方能形成遏制药品浪费的良好生态,答好这道全社会的必答题。
此次印发的《实施方案》,提出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和废弃处理等各个环节明晰的反浪费举措,且对每一项措施都明确了牵头部门及职责分工。以此为遵循和指引,真抓实干,遏制药品浪费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成效。
文:合言(媒体人)
编辑: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杨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