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凡的步伐攀登不平凡的高峰。”
——郭燮贤
今天是
我国培养的第一代催化科学家之一
物理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燮贤百年诞辰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郭燮贤
1950年
郭燮贤积极响应国家支援东北建设的号召
来到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
负责催化剂的研究
从此
他的人生与催化科学紧紧相连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青年郭燮贤(前排中间)
时任所长张大煜让他参与到
“铂重整催化剂”的研制工作
很快就获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并于随后几年进行了中试放大
20世纪60年代前期
建成了大型工业生产装置
成为我国石油工业“五朵金花”新技术之一
1961年
郭燮贤接过了“低温变换催化剂”的研制
在艰苦条件下仅用半年时间
研制合成了氨新流程三个催化剂
成功应用于我国合成氨工业
使我国合成氨工艺
提高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郭燮贤在指导研究生
1980年
郭燮贤倡议筹办
中国第一个催化专业刊物《催化学报》创刊
让更多国内外学者
拥有了解我国催化研究成果的渠道
1982年
在郭燮贤的领导与努力下
第一届中国、日本、美国催化学术会议
在大连召开
如今 该会议已发展成亚太地区催化会议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第四届中日美催化会议主席团成员合影(右一为郭燮贤)
1985年
他牵头筹建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如今该实验室
已发展成为国际催化领域举足轻重的研究机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郭燮贤作学术报告
一页页的研究手稿
一次次从不可能到可能的突破
见证了他和团队的无悔追求和不懈探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郭燮贤研究手稿
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套甲苯生产装置
解决了抗美援朝时期炸药生产的燃眉之急
攻克“铂重整催化剂”技术难关
填补了国内石油化工行业技术空白
提出“烷烃芳构化半氢根”机理
完善了“表面键”催化理论
“催化成大道,丹心照中华。”
是对郭燮贤先生一生追求科学真理的写照
他为中国催化科学事业倾其所有
卓越成就犹如璀璨星辰
始终照耀并激励着后辈
不断前行、不断开拓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责任编辑:曹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