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长春生产基地已经接近100%满产,日生产整车超2700辆。”一汽-大众长春生产总监高大伟近日对记者表示,长春基地现在五条线全开,多次刷新产能纪录,通过优化生产节拍、提高设备开通率,尽可能把前期因为疫情耽误的产量抢回来。
受疫情影响,一汽-大众长春生产基地自3月11日起开始停产,同时长春地区供应商也处于停产状态,吉林省内零部件无法运输。另一方面,上海作为汽车产业的重镇,聚集了多家零部件企业巨头,疫情造成汽车生产链受阻,包括一汽-大众在内的多家车企4月份的产销量出现大幅下降。尽管疫情造成较大影响,一汽-大众没有下调销量目标的计划,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总监杨海表示,未来几个月将极限拼抢,保障2022全年目标的完成。
不过,汽车产业的复工复产并不容易,汽车产业链较长,一辆汽车生产所需的零部件达上万个。由于部分二三级供应商处于疫区生产依然受阻,加上物流不畅等因素,汽车供应链仍然存在一些堵点。一汽-大众采购总监张明告诉记者,上海是众多国际供应商聚集地,涉及整车电子电器、安全系统等重点零部件,同时很多供应商的进口物料都是通过上海进口。4月份长春工厂近全月处于停产状态,但外埠生产基地仍在运营,4月初梳理了上海246家供应商,共锁定了26家重点供应商以保障生产供应,产量由2.5万辆的计划提升至5.5万辆。
“4月底,长春工厂复产,通过多渠道申报帮助供应商复产,每个采购员逐一给供应商员工打电话沟通,累计征集了4038名供应商员工返厂,最大限度地提升供应商人员复产率。”张明表示,苏州、昆山等长三角地区点状疫情持续爆发对供应链也带来了极大的考验。但相较于4月“原材料进不来、产品交付不出去”,5月份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张明告诉记者,目前供应链已经基本恢复稳定运行,但整个汽车零件的储备还很难有足够的库存建立。“每天都在进行资源的平衡,由于上海疫情的影响,只能看到1-4天的资源情况。”张明表示,一辆车能装配的工艺上涉及的总成零件至少1200-1300种,缺一个零部件都无法完成生产,但不少车型来自同一个生产平台,在零部件紧张的时候,将共用平台的通用零件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是资源平衡的一种规则。
目前,疫情、芯片短缺等不确定因素给汽车供应链带来挑战,这也使部分车企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开始进行新的思考,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值得深思。在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看来,在“黑天鹅”、“灰犀牛”等不可控事件频出的新常态下,传统汽车JIT(just in time)模式已经不再完全适用,汽车公司应该重构供应链,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韧性。麦肯锡在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短期应急管理方面,车企可以通过建立每日的指挥中心调度,把最关键的决策点进行加速识别和决策,在现货市场实现对一些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加速空运等一些配送速度的投入等。
“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导致汽车供应链管理理念在逐步调整,甚至是转型。为了保证安全性,我们会有意地增加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各城市的储备,现在我们的目标是能建一周到两周的储备,能临时应对突发的事件。”张明对记者表示,一汽-大众正在逐渐转变建储的概念,奉行全链建储,不单自己的库房建总成库存,也要求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去建储,这样既安全又能分散建储的压力。